全國政協“國際科技合作與大科學計劃”雙周協商座談會發言摘登

近年來,我國陸續參與了一些國際大科學計劃與工程,培養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和工程技術隊伍,提升了我國科技的國際影響力,提高了國內相關產業的技術水平,但還存在缺乏長遠前瞻的規劃安排、缺乏統一的協調管理機制、發起和牽頭組織經驗不足、人才隊伍建設亟待加強等問題。[詳細]

讓針灸拔罐走出國門“站住腳”

在18日召開的全國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上,楊金生委員列出了一系列可喜數字: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已經同外國政府、國際組織、港澳臺地區主管機構簽署了83個中醫藥合作協議;目前已有俄羅斯、澳大利亞、匈牙利等30多個國家,提出聯合開展中醫藥醫療和科研合作的需求。[詳細]

“這是領先國際的機會”

引力波探測是世界科學界公認的難度最大的尖端科技之一,LIGO震驚世界的發現,讓美國人在地面引力波探測上占了先機,而在空間引力波探測上,“天琴計劃”的籌備已進行多年,羅俊說,這是一個由中國科學家主導,以我為主的國際合作項目,也是我們爭取國際領先的機會。[詳細]

“要有原始創新的勇氣”

“在觀念上,我國高校學科一直處于跟隨追趕的姿態,缺少引領學科前沿發展的心氣。”中山大學校長、中科院院士羅俊提到,對于需要較多理論和技術鋪墊才能進入論證的大科學計劃,也要敢于設置前期項目予以支持,“有時候幾個月的競爭,就是決定性的。”[詳細]

科技要合作 產權需保護

“在知識產權的‘國際賽場上’,中國已經被亮出‘黃牌’!”馬一德痛心地介紹說,國際科技合作談判中,由于缺乏知識產權管理和保密制度,一些合作成果以各種形式流失,其中人才流失最讓人惋惜;國際科技合作中,由于缺乏成熟的知識產權評估、運營和信息咨詢機制,也常常出現斥巨資引進無效或落后技術的情況。[詳細]

“不能只見物,不見人” ———全國政協委員建議加強科研人才隊伍建設

“在經歷數十年的大科學裝置建設竣工之后,并沒有培養出使用大科學裝置立即開展科學研究的人才隊伍……”在18日召開的雙周協商座談會上,中科院院士武向平委員結合自身實踐和調研經歷,首先提出了“科學隊伍建設之困”。[詳細]

“不差錢,差的是渠道”

在18日雙周協商座談會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副所長顧行發先介紹了從2005年開始,自己所在的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受聘于科技部國家遙感中心代表中國參與地球觀測組織的情況。而多年參與國際科技組織的實踐經驗,也讓顧行發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國際科技組織對國際大科學計劃的巨大推動作用。[詳細]

首席科學家的困惑和建議

8月16日,中國量子衛星“墨子”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作為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發射升空之后將會進行量子通信實驗。它承載著率先探索星地量子通信可能性的使命,并將首次在空間尺度驗證量子理論的真實性。[詳細]

全國政協“國際科技合作與大科學計劃”雙周協商座談會綜述

國家未來發展需要后勁,科技力量理應得到更大重視。委員們提出,要主導引領國際科技合作和大科學計劃,既不能頭腦發熱一哄而上,也不能瞻前顧后裹足不前。《“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做出要“積極提出并牽頭組織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的重大決定是號角,也是目標,如何實現,我們拭目以待。[詳細]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日本中文字幕一区精品在线 | 中日韩亚洲免费视频 | 亚洲欧美V国产一区 | 亚洲午夜福利AV不卡在线 | 精品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 在线欧美精品第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