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加強草原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雙周協商座談會發言摘登

草原生態關系到民生、環境和可持續發展,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進入新世紀以來,國家先后啟動實施了一批草原重大生態建設工程,在主要草原牧區全面建立了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推動了草原生態建設,草原生產方式出現了可喜轉變,牧民的收入有了較大增加,草原保護意識進一步增強。[詳細]

高友東委員: “三牧”問題切忌生搬“三農”做法

不少人沒有認識到保護和建設草原對于減輕糧食壓力,確保糧食安全的作用與意義。“民以食為天”,這個“食”不僅包括糧,還包括肉、奶等畜產品。這是9月22日全國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上,高友東委員提到的人們認識的一個盲區。[詳細]

王召明委員: 用現代科技為草原母親做個“體檢”

“不僅要有靜態的收集研究,更要有動態的監測,適時了解草原的生態現狀。”為了讓數據“指揮官”做出準確判斷,王召明的團隊已經收集了1800多個草原植物的原種和20000多份土壤樣本作為“情報”。據他介紹,未來,只要鎖定任何一個經緯度或草原植物,就能查詢到生態數據及草原保護修復的標準和方法,可為每一個農牧民的“生活和生產”提供幫助,實現數據的“大導航”和“大利用”。[詳細]

切實提升牧民保護草原生態積極性

千百年來,草原民族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世世代代趕著馬牛羊群逐水草而居,游牧文明的生產方式實現了人、草、畜三者間的生態平衡,實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9月22日,全國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多位與會委員呼吁進一步提升牧民保護草原生態平衡積極性。[詳細]

專家眼中的草原保護與修復: “像種糧一樣種草”

以小保大”的草地保護與利用模式既然可行,更需要“配套”建設。對此,方精云也提出國家加大牧草育種選種、分子育種技術應用以及良種繁育基地的建設;建立與牧草特點相適應的人工草地生產技術體系;建立規范的草產品加工與貯藏技術體系等具體建議。[詳細]

“壘大戶”與“不保底”要不得 補獎政策實施需精準監管

“新疆霍城縣根據‘十二五’規劃實行的草原生態獎勵政策,把禁牧區獎勵補助費由每畝5元上調為60元;草原平衡休牧區獎勵補助費每畝由1.5元上調為2.5元”、“2015年內蒙古牧民人均年收入是2000年的3.5倍,且收入中約1/3是國家的補獎款”[詳細]

草原生態保護已進入關鍵時期 “進則能勝,不進則退”

保護與開發是一個需要平衡的兩難問題。“有的企業在牧區開采煤礦,挖完就走人了。”艾克拜爾·米吉提委員認為,對草原的保護要納入法制軌道,對開采和建設務必建立科學的恢復補償機制。中國工程院院士南志標則認為“合理利用”也是保護的重點之一,他建議開展禁牧區合理利用試點,充分發揮草原的生產功能。[詳細]

謹防草原圍欄建設“水土不服”

“我國圍欄輪牧的經驗引自澳洲。在澳洲,自然氣候一年四季牧草可以生長,所以圍欄輪牧十分有效。而在我國,大部分草原都在北方,季候特征是‘一歲一枯榮’。在傳統天然草原,圍欄帶來的副作用有時大于效益。”艾克拜爾·米吉提委員介紹了圍欄的起源。[詳細]

樹立“保護優先”共識 破解草原生態困境

“牧民趕著馬牛羊群逐水草而居,在廣闊草原唱著‘長調’游牧遷徙……”9月22日的全國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上,來自內蒙古的全國政協委員董恒宇首先描畫了在草原上,自然保護、經濟發展與文化傳承天然融合的場景。[詳細]

“依法治草”才能贏得“草原的未來”

“應通過加大依法治草力度,更好地鞏固草原保護建設成果,并充分發揮青藏高原、內蒙古和新疆草原等國家生態安全屏障的重要作用。”在孟慶才委員看來,依法治草,才能贏得“草原的未來”。[詳細]

全國政協“加強草原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雙周協商座談會綜述

草原是我國面積最大的陸地生態系統和主要生態屏障。但由于長期重開發輕保護、不合理利用等原因,曾一度致使我國90%左右的天然草原出現不同程度的退化,影響了草原畜牧業可持續發展和牧民增收,威脅著國家生態安全。[詳細]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九九 | 亚洲欧洲日本免费看 | 玩两个丰满老熟女久久网 | 亚洲女同中文字幕 | 亚洲国产精品色一区二区 | 香蕉国产人午夜视频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