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悅讀悅讀
探尋“綠茶北極”:諸城茶飄香
探尋“綠茶北極”
提到茶,大家普遍想到的是南方的諸多茶產區,其實,位于北方的山東,亦飄滿茶香。在諸城市,這個對于茶葉種植來說緯度偏高的地段,諸城綠茶依然在以一抹綠影,傲然挺立,努力爭取著茶人的關注。
而諸城市下屬的桃林鎮,是“諸城綠茶”地理標志認證的主要茶產地,走進這里的萬畝有機茶園,深綠色的茶樹一叢叢,仿佛山中的精靈,正盡情地舒展枝丫,展現著勃勃生機。
花甲茶葉情
諸城桃林本不種茶,其種茶的歷史最早要追溯到1956年南茶北引時期。那時,桃林人在這一浪潮下,從安徽引進了茶樹品種,并在原桃林鄉試種。從最初的水土不服到茂盛生長,經過了幾代人的馴化和選育,茶樹終于在桃林安家、繁衍下來,并保持了特有的品質和風味。
桃林鎮黨委書記林飛介紹,近60年過去了,目前,全鎮已發展茶園1.6萬畝,茶葉種植社區達9個、茶葉種植專業村達37個。
“桃林位于國內緯度最高的綠茶種植區,有‘綠茶北極’之稱。”林飛介紹,雖然緯度較高,但氣候非常適宜茶葉生長和休眠。“桃林鎮地處沿海低山丘陵地帶,屬海洋性季風氣候,降水充沛,海霧四季繚繞,而且土地肥沃,有機質含量高。由于這種獨特的土壤及氣候環境,茶樹的生理特性和茶葉的品質都發生了變化。”林飛一邊介紹,一邊指著眼前的有機茶園說,“你看,這里的茶樹都不怎么高,我們因地制宜,進行修剪,就是為了茶樹能夠更好地吸收土里的養分。在南方一些產茶區,人們可能是站著采茶葉,在我們這則是坐在板凳上采茶。”
北京人安東是諸城綠茶的忠實消費者。“我是偶然一次出差的機會,嘗到了這里的綠茶,它的味道很濃,栗香味很高,湯色綠,也耐沖泡,所以,它有‘江北第一綠茶’的美譽,是實至名歸的。”
有機從細節入手
桃林鎮的茶葉種植也在無形中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方式。現在,當地人都將茶葉作為日常的生活飲料,一把綠色、有機的茶葉,配上桃林特有的山泉水,好茶配好水,讓當地人都滋潤在綠茶的能量中。“現在當地的老百姓也越來越長壽健康,90歲的老人就有125人,這肯定也有茶葉的功勞。”桃林鎮宣傳委員劉治國說。
喝放心茶,就要保證茶葉的質量。林飛介紹,為此,他們在茶園內建設了1處氣象站、3處病蟲害預測預報站,隨時關注茶園氣象變化和病蟲害情況。
“蟲情測報儀輻射半徑是5-10公里,不僅能預測自然界的蟲情變化,還能夠實現物理殺蟲,有效地預防茶園病蟲害,讓茶農又省力,茶葉又健康。”林飛說,不僅如此,茶園還安裝了太陽能殺蟲燈,通過推廣秸稈反應堆技術,以秸稈替代化肥,以植物疫苗替代農藥,讓茶葉生產真正做到有機化。
“現在我們當地還興起了一場茶葉飲食風潮,很多飯店推出茶葉水餃、油炸茶芽、涼拌茶葉等特色菜系,這些‘茶葉宴’也深受大家的喜愛。”林飛說。
打響公共品牌
走進茶葉加工的廠房,各種茶葉加工器械一應俱全。不過有趣的是,機器上會分別標注上“龍井”、“碧螺春”等。廠房的工人笑著介紹,“龍井是將茶葉壓成片狀,碧螺春則是將茶葉進行揉捻。剛開始,我們以為只要是按照這種方法進行加工,就可以叫做龍井或碧螺春,后來才了解到地理標志保護概念。現在好了,我們也有了‘諸城綠茶’的品牌,有了地方獨有的優勢和特色產品。”
而使用“諸城綠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的商品生產地域范圍,其經緯度主要覆蓋的就是桃林鎮。因而桃林鎮的茶葉即是諸城綠茶的典型代表。
林飛坦言,這樣的優勢為當地的茶農帶來了實際效益。“平均每畝茶園年收入可達3萬元,茶葉產值達到5.3億元,扎扎實實地成為了農民增收的途徑。”他說。
但問題也接踵而來。“諸城綠茶”商標獲準注冊后,由于在茶葉基地建設、產品包裝、對外宣傳等方面,沒有形成統一的規范,所以取得的效果并不十分明顯。
“現在品牌化運作出現了‘規模小、品牌雜、競爭亂’的現象,一方面,大多數涉茶企業對公共品牌的認可度不高,多數仍靠單打獨斗,竭力推銷自己的品牌,無法形成集群效應;另一方面,外地也有一些商販冒充使用‘諸城綠茶’的品牌,也對品牌知名度有所影響。”劉治國頗為擔憂地說。
對此,桃林鎮及時做出了相關規劃和建議。“規范化、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是我們未來茶葉發展的主要方向,希望可以高標準打造3000畝國家級綠茶示范園,培育壯大茶葉龍頭企業,推動公共品牌的規范與建設。”
編輯:顧彩玉
關鍵詞:山東 諸城 茶產區 桃林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