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天下天下
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成效顯著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制度改革有突破
原標題:邁向信用中國——今年以來我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成效顯著
新華社記者 趙超
摘要:改革委、人民銀行積極會同各地區、各有關部門扎實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各項重點工作,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等基礎性制度改革取得突。
提升誠信意識,建設信用中國。
今年以來,國家發展改革委、人民銀行按照《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2014-2020年)》要求,積極會同各地區、各有關部門扎實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各項重點工作,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等基礎性制度改革取得突破,信用信息共享交換平臺建設穩步推進,為今后一段時期加快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奠定了基礎。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制度改革取得突破
8月19日,廣東佛山盈科遠景新能源技術有限公司負責人從佛山市禪城區行政服務中心領到了首張加載著18位國家標準“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營業執照。
按照部署,廣東省將先行全面實施“三證合一”登記制度改革,率先實行“一照一碼”登記模式。
長期以來,我國機構代碼不統一,“多頭賦碼”、“多碼并存”,缺乏有效協調管理和信息共享機制,多數代碼僅應用于各部門內部管理,一些部門信息數據相互割裂封閉,存在“信息孤島”問題,影響了部門間信息共享和協同監管,增加了社會成本,降低了行政效能。
今年6月,國務院批轉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制定的《法人和其他組織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制度建設總體方案》,要求建立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制度。
通過在源頭統一賦碼,多次辦理改為一次辦理,“多碼”改為“一碼”,將極大地方便法人和其他組織辦理注冊登記,進一步為創新創業松綁,有效激發市場活力,也將極大地促進部門間信息共享和協同監管,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能,為進一步簡政放權、放管結合、轉變政府職能奠定基礎。
按照方案要求,工商部門自2015年10月1日起實施,實現“三證合一”、“一照一碼”,其他登記管理部門在2015年底前實施。
加快建設統一信用信息共享交換平臺
大數據正在為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發力。今年5月,西部地區首家大數據信用建設示范中心在貴州貴陽市成立,將整合開發西部地區資源,運用大數據征信手段幫助中小企業解決融資難問題。
“在運用大數據對企業服務方面,最緊迫的工作有兩方面:一是要盡快建立統一的信用代碼制度;二是向企業提供更多的信息服務,將政府能夠掌握的、在政務活動中形成的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信息、優良和不良信用記錄等,及時向社會公開。”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連維良說。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運用大數據加強對市場主體服務和監管的若干意見》提出,建立國家統一的信用信息共享交換平臺,整合金融、工商登記、稅收繳納、社保繳費、交通違法、安全生產、質量監管、統計調查等領域信用信息,實現各地區、各部門信用信息共建共享。
國家信息中心在電子政務外網上搭建了部際信用信息共享交換網站,已于今年2月開通,現有36個部門接入,其中10個部門實現信息共享。發展改革委已部署各省區市搭建省級信用信息共享交換平臺,實現信息共享功能,確保與國家平臺如期對接。目前,14個地區已建立省級信用信息共享交換平臺,15個地區正在建設。
推動實施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
8月31日,廣東深圳市交通管理部門宣布,將行人和非機動車的部分重點交通違法納入征信系統。這意味著,行人闖紅燈,將會影響考駕照、租車、找工作甚至婚戀交友。
深圳市交警局負責人表示,這是運用社會信用體系解決道路交通管理問題,交通違法納入征信系統將作為一項長期工作開展,增加交通違法者的失信成本。
當前,為加強對守信主體的獎勵、激勵和對失信主體的約束、懲戒,各部門采取了多種措施,取得了積極成效。
——共青團中央會同發展改革委,以青年志愿者和團員青年為服務對象,積極推進青年信用體系建設,探索為誠實守信和積極參加公益活動的青年求學、就業、創業等提供優惠和幫助;
——人民銀行以“加強征信宣傳教育,提升國民信用水平”為主題和口號,在全國范圍內組織開展征信專題宣傳活動和“信用記錄關愛日”活動,積極營造“守信光榮,失信可恥”的社會氛圍,推進“守信激勵,失信懲戒”機制的建立;
——發展改革委、稅務總局等21個部門簽署備忘錄,明確了18條聯合懲戒措施,包括在人員出境、擔任企業法定代表人或高級管理人員、乘坐飛機和列車軟臥等高消費行為、上市發債和信貸融資、獲得政府供應土地和政府性資金支持、關稅進口配額分配等方面。
據初步統計,備忘錄實施后,已有6家企業主動補繳稅款合計2411萬元,5家企業法定代表人被阻止出境,2家企業被限制發行企業債券。
我國已經進入全面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關鍵時期。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下一步要加強信用法律法規制度和信用標準體系建設,推進信用記錄建設和信用信息征集共享,全面加強各領域誠信建設。(完)
編輯:玄燕鳳
關鍵詞:社會信用體系 社會信用代碼制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