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天下天下
《求是》刊文:滄海橫流盡顯英雄本色
二、 國家現代化進程中的中國共產黨
許多國際人士認為,當今世界最應被深入研究的國家發展道路,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道路問題從來都是決定國運興衰的第一位問題,也是政黨執政的第一位問題。古今中外,由于道路、制度選擇錯誤而導致政權失敗、人亡政息的例子比比皆是。 在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前后,中國政治舞臺上曾出現300多個政黨和政治組織,但大浪淘沙,大多被雨打風吹去。當時的許多中國人也曾幻想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來救國救民,結果卻是大小軍閥割據、賄選暗殺成風。曾讓學界納悶的是,反帝反封建的中國民主革命是為資本主義發展開辟道路,當時中國國民黨最具備成為這場革命領導核心的條件,但歷史卻在這里拐了個彎,中國民主革命最終選擇的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和社會主義道路。
國民黨為什么錯失歷史機遇?原因在于道路、制度選擇。國民黨主張以三民主義救中國。但資產階級革命派領導的革命,照搬西方資本主義的其他種種方案,未能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和中國人民的悲慘命運,都不能完成中華民族救亡圖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封建的歷史任務。國民黨最終淪為地主、買辦和官僚資產階級利益的代表,他們所建立的社會制度必然是一個官僚資本主義和封建主義相交織的矛盾體,當時多達70%的中國農民沒有土地,國民黨卻漠視億萬農民的呼聲。執政幾十年,不僅沒有推動時代進步,反而使中國陷入了山河破碎、戰亂頻仍、人民饑寒交迫、備受奴役的境地,最終喪失民心。
與之相反,中國共產黨將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與中國革命的具體實際有機結合,主張用社會主義救中國,并找到了能夠領導中國社會變革的先進社會力量,從此,中國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變,實現了從幾千年封建專制制度向人民民主制度的偉大跨越,結束了舊中國一盤散沙的局面,開辟了中國命運的光明前景。
在中國這樣一個人口多、底子薄的東方大國建設社會主義,是一項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一些人斷言共產黨搞建設會得零分。新中國成立前夕,美國國務卿艾奇遜曾預言:中國歷代政府包括國民黨政府都沒有解決中國人的吃飯問題,最終失敗,同樣,共產黨政權也解決不了中國人的吃飯問題,它必然會因此而垮臺。但是,我們黨團結依靠中國人民創造性地實現了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轉變,完成了中國歷史上最廣泛最深刻的社會變革,為實現振興中華的夢想開辟了新的道路。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建立,使人民的積極性創造性前所未有地迸發出來,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生產力;集中力量辦大事的社會主義制度優勢,使我國迅速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立完善,使我國全面加快了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大步趕上世界發展潮流,不但解決了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溫飽問題,而且總體進入小康社會。這些成就,令世界矚目。
60多年后的今天,黨以輝煌的執政成就向世界昭示:“我們不但善于破壞一個舊世界,我們還將善于建設一個新世界。”歷史已經并將繼續證明,中國共產黨人開創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西方那些政客原來對我們黨的探索不屑一顧,認為要實現現代化只能走西方道路。當我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世界的發展已離不開中國的時候,他們不得不正視中國道路的獨特優勢。從“華盛頓共識”到“北京共識”,雖然一些西方人士口頭上不愿承認中國道路,但有識之士對此高度認同。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一系列治國理政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深刻揭示了中國共產黨的執政理念、執政使命和價值追求,豐富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和實踐,開拓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光明的前景。為人民服務,擔當起該擔當的責任,是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執政理念;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黨治國理政鮮明主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黨治國理政奮斗目標;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是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黨治國理政施政方略。“謀定而后動”。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產黨人踏石留印、抓鐵有痕地推進治國理政的各項工作,無論是國際舞臺上“一帶一路”、亞投行等新戰略的提出和快速實施,還是在經濟新常態下狠抓轉型升級、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無論是推動司法改革,還是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無論是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還是毫不動搖“打虎”、“拍蠅”反腐敗,等等。世人看到,中國共產黨人正在加速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國夢、中國道路、中國精神、中國力量正在發揮日益強大的作用,中國正以一個大氣謙和、信心滿懷的大國形象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編輯:鞏盼東
關鍵詞:滄海橫流盡顯英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