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沸點沸點
僵尸肉陷真假“羅生門” 專家:更應關注走私凍肉
更應關注的走私凍肉
“肉齡”十幾年甚至數十年的“僵尸肉”是否存在,根據現有的信息來看尚不明朗。不過,“僵尸肉”這個被新造出來的網絡詞匯的輿論效應卻是驚人的。截至昨晚,與之相關的百度搜索條目已達到4300萬個,并且還在不斷增加。
隨著今年6月“僵尸肉”這一名詞被使用到媒體報道中,各地也掀起了一輪針對走私凍肉的查處高潮。近一個月來,各地先后曝出多個查處“僵尸肉”和銷毀“僵尸肉”的消息。北青報記者逐一核實發現,此“僵尸肉”非彼“僵尸肉”,只是很多走私凍肉均被冠以了“僵尸肉”的說法。
昨天下午,北青報記者先后聯系了近期發布查處“僵尸肉”消息的單位,除了個別單位暫未回復之外,相關單位的工作人員均表示只是在媒體報道中使用了“僵尸肉”的概念,查獲的走私凍肉并不是“僵尸肉”。例如,有媒體曾發布題為《瀾滄江邊防大隊查獲330噸“僵尸肉”》的報道,但文中只提到“走私凍品”的概念,并沒有涉及“過期肉”或“僵尸肉”的內容,記者致電云南省瀾滄邊防大隊,工作人員表示查獲的凍肉中確實有過期肉,從肉上的標簽可以直接看出日期,過期時間從幾個月到幾年不等,但絕對不是“高肉齡”的“僵尸肉”。
截至6月23日,全國海關共查證走私凍品42萬噸。一名海關工作人員介紹,提到“僵尸肉”公眾多認為是過期很多年的凍肉,例如報道中1967年的鳳爪等。工作人員表示,“僵尸肉”多為走私品,但并不意味著走私凍肉就是“僵尸肉”。不過在實際工作中,過期的走私凍肉并非罕見,“即使否定了‘僵尸肉’也不代表走私凍肉是安全的,因為過期肉同樣有安全隱患。”
一位食品安全專家表示,“僵尸肉”受關注度高體現了公眾對于食品安全的重視,不過對于“僵尸肉”個案真偽的探討意義不大,公眾更應該關心的是每年以萬噸計流入國內的走私凍品,不論是否過期、過期時間長短,這些走私肉才是對百姓餐桌最大的威脅。本組文/本報記者 奚宇鳴 高語陽
實習記者 鄭天儀
編輯:鞏盼東
關鍵詞:僵尸肉 假新聞 走私凍肉 羅生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