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銳評
瘋牛”是周期,“慢牛”是趨勢
原標題:楊帆:“瘋牛”是周期,“慢牛”是趨勢
滬指暴跌4%、失守4300點成為昨日熱門話題。雖然經此“驚魂”,但這無損中國股市近期總體的“牛市”氣象。中國A股第一次大牛市開始于1990年,上證指數從95點到1559點,26個月漲15倍,然后跌去2/3;第二次1996年,從515點到1510點,16個月漲2倍,然后跌去1/3;第三次1999年,從1047點到2245點,9個月漲1.14倍,然后跌去60%;第四次2005年,從998點到6124點,29個月漲5.15倍。總結來看,只要是牛市,指數至少漲200%,而熊市時則下跌50%以上。至本輪股市上漲前,上次熊市已延續6年跌去了70%。因此現在第五輪大牛市要來,這是市場周期性的一種反應。
政府托市以后出現大牛市確有先例,比如美國在1987年1700點托市,在2001年“9·11”事件后7000點托市,目前道瓊斯指數已超過18000點;再如香港政府在1998年7000點托市,至今港股已接近30000點。不過,這與中國股市并無任何關系,中國股市走勢絲毫沒有政府托市的跡象。通過歷史對比和周期性分析可以發現,已經走過了25年的中國股市很可能要迎來一波長期牛市。筆者之前預測的中國股市超萬點、總市值翻一番,這次可能實現甚至超額。
說“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恐怕并非那么簡單。股市有其自身發展規律,在其該漲的時候,經濟預期好與不好都要漲,因為政府要放貨幣。6年以來的美國,去年以來的日本歐洲,都是如此,其中原因顯然要比經濟預期和政策更加深刻。
說大牛市是依靠資金推動,也是單向思維。現如今全世界資金已泛濫成災,其流向在某種程度上取決于哪里股市先漲起來。換句話說,是股市先漲,資金后到。從中國當前形勢看,國際資本很有可能出而復進。
說股市把資金從實體經濟抽走,同樣是不對的。新股發行,就是實體經濟從股市拿錢,并且分散投資風險。股市不是賭場,不是零和游戲,它可促進企業兼并重組,結構升級。簡單地把股市與實體經濟對立,與說買股票會降低消費一樣荒謬。
面對股市大熱,新投資者蜂擁而入,其中不乏很多80后、90后,很多大學生都以5000塊錢入市,積極性之高超過上次6000點以后。在此節點,政府一再警告風險,加強規范和整頓在任何時候都對,不是利空。在上證指數從2000點一路上漲突破3478點的6年高點以前,大多數人還不相信牛市到來。等到他們終于相信并買入了,“瘋牛”已去,“慢牛”到來。沒有前一階段暴利,就不能刺激這么多人入市,賺了錢的老股民喜不自勝,而新股民往往面臨風險而不自知,買了股票就希望漲停板,浮躁之氣暴露無遺。
面對未來將會持續的“慢牛”行情,投資者要保持空倉、高拋低吸,不能追漲停板,也不要一被套就急著割肉追高。無論何時,都不要讓浮躁和貪婪沖昏頭腦,盲目操作。▲(作者是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教授)
編輯:水靈
關鍵詞:瘋牛 周期 慢牛 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