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品牌·人物品牌·人物
廣州軍區303醫院精神病科護士長黎燕
用愛編織“明日希望”
“黎姐,是你成就了我今天的美好生活,祝愿好人一生平安!”“燕子姐姐,我結婚了,有了自己溫暖的家,謝謝你給了我嶄新的人生!”“黎燕阿姨,謝謝你用愛引領我走出心靈沼澤,讓我找回了生命中最明朗的陽光!”
元宵節剛到,廣州軍區303醫院191臨床部精神病一科護士長黎燕,收到了一條條出院患者的祝福短信。一個個親切的稱呼,道出了她在患者心中的位置;一個個溫暖的詞語,見證了她對患者的真情大愛。堅守護士崗位22年,護理精神病人1萬余名,她用愛心為患者編織“明日希望”,被八桂大地人民群眾譽為“最美天使”。
二十二年如一日:“懂得他們的痛苦與渴望,才能用心做好工作”
一名精神分裂癥患者被送到醫院時,背部、臀部 褥瘡破潰,膿血不斷,衣服上滿是糞便痕跡,病人都捏著鼻子不愿接近。黎燕卻打來熱水,為他擦洗、換衣。患者大小便失禁,她一天換四五次被褥、床單;褥瘡化 膿,她小心翼翼清洗創口;身體虛弱,她從家里熬好粥、燉好雞湯,一勺勺地喂……漸漸地,患者眼睛里有了神采。兩年后,他康復出院重新走上工作崗位。
精神病科病房實行家屬“零陪護”。黎燕在這里一干就是22年,對患者的愛早已融化成難以割舍的親情。
尹大爺在科里斷斷續續住了10多年,最后一次入院時患上了腦中風,導致半身不遂。喂飯穿衣、洗臉洗腳、修剪指甲……黎燕每天像女兒一樣精心照料:老人嘴里流涎水,她買來綿軟紗布,一針一線地做了6個圍脖,早中晚一天三換;只要一有空,她就到床前為老人按摩,癱瘓在床10多年的尹大爺從沒生過褥瘡。
“毛仔”10歲就被送進醫院,已在科里住了30多年,年齡比黎燕還大。但身高1米8的“毛仔”,卻一直管黎燕叫“媽媽”。餓了端上熱乎的飯菜,冷了送來親手織的毛衣,無聊時耐心地陪他下棋……在“毛仔”眼里,黎燕早已是自己的媽媽……
黎燕說:“精神病患者更需要親情的溫暖與呵護,懂得他們的痛苦與渴望,才能用心做好自己的工作。”
護理患者萬余名:“讓患者重新過上幸福生活,是我最大的幸福”
精神病護理是個特殊崗位,離不開過硬的專業技能。黎燕在全院第一個考取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資格證,并結合崗位實踐,探索出微笑式、互動式、陽光式等人性化護理方法,還總結出心理晤談療法、鄉音療法、運動療法等一整套心理工作方法。
記者在采訪時注意到,別的科室護士稱呼患者都喊床號,而在這里則稱呼全名。黎燕說:“這樣的稱謂能時刻提醒患者不忘自己的身份,幫助他們回歸正常生活。這既是一種輔助治療手段,也是對患者人格的尊重和關愛。”
一個女孩因失戀患了抑郁癥,住進科里一連幾天不說話。黎燕坐汽車、轉火車,輾轉600多公里找到女孩的老家,與她母親徹夜長談。
癥結找到后,黎燕回到科室陪女孩一起散步、聊天。慢慢地,女孩心頭的“寒冰”被她的真情融化,向她打開了心扉。出院第三年,女孩結婚了,有了一個溫暖的家。
黎燕護理的一名患者康復出院后,創辦了一家資產上千萬的民營企業。2010年春節,這名企業家千里迢迢前來感謝她,離開時悄悄在辦公桌上留下一封信和兩萬元錢。黎燕將錢退了回去,把信珍藏在抽屜里。
22年來,黎燕護理過的患者萬余名,年齡最大的82歲,最小的只有8歲;住院時間短的三五個月,長的二三十年,有的一直到生命盡頭。她說:“能讓患者重新過上幸福生活,是我最大的幸福!”
放棄10多次改行機會:“患者和社會的需要就是我堅守的理由”
一天,黎燕正給一名剛入院的患者喂藥,患者突然死死咬住她的食指不放,其他護士幫她拿出手指時,傷口已深可見骨,后來縫了5針。
“當時心里也很委屈。”黎燕說,“但想到患者飽受病痛折磨,發病時不能控制自己,委屈也就慢慢煙消云散了。”
一位哲人說,人生最難的不是選擇,而是堅守。那次,一名中年患者突然病情發作,把頭使勁地往墻上撞,黎燕立即抱住他,拼命攔阻。當時患者意識不清、情緒暴躁、又踢又打,十分危險。值班醫生趕來妥善處置后說:“遇到這種情況,應該先來叫我們。”黎燕說:“看到他頭都撞破了,心里什么都顧不上想就沖上去 了。”
如今,和黎燕一起分來的同學,有的調到大城市工作,有的轉業或下海,只有她選擇了堅守。她家在海口市,70多歲的父母身邊沒子女,在海口辦醫院的親戚請她去負責護理工作,在國外當醫生的姐姐也勸她出國工作,但黎燕卻主動放棄10多次改行機會。她說:“我已經習慣并愛上了這個崗位,患者和社會的需要就是我堅守的理由。人懂得了擔當,再苦再累心里都會感到幸福。”
黎燕也愛美,但她從來不抹口紅,不戴首飾,不穿裙子。即便節假日和輪休,她都不穿高跟鞋,確保能隨叫隨到。2010年女兒10歲生日那天,黎燕問她想要什么禮物。女兒說:“長這么大,我從來沒見過媽媽穿裙子,今天媽媽穿一天裙子陪我。”黎燕翻遍衣柜,竟找不出一條裙子……
編輯:于瑋琳
關鍵詞:黎燕 患者 護理 編織 明日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