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要聞

萬丈高樓從哪兒起?——由建筑業透視行政審批權壓縮空間

2015年07月29日 21:26 | 來源:新華社
分享到: 

  新華社北京7月29日電題:萬丈高樓從哪兒起?——由建筑業透視行政審批權壓縮空間

  新華社記者周琳、毛海峰

  “萬丈高樓從平地起?”不,對于建筑業內人士來說,是從行政審批起。曾有人披露建筑“行政審批長征圖”,吐槽其流程之復雜、時日之漫長。

  簡政放權吹來了新風。淡化工程建設企業資質,加快推進電子招標投標,取消“雷評”等行政審批中介服務……在確保規劃合理、質量過關的前提下,審批手續的簡化讓建筑業“輕裝上陣”。

  然而,清除多年積弊很難一蹴而就。記者近日走訪京滬蘇陜鄂湘工地發現,這個行業現存的一些問題,從一個側面折射了行政審批仍然可以壓縮的空間。

  動道墻花4個月,能不能速度快點?

  “從拿地、立項、設計方案,到審批和整體設計,我們這個項目還沒施工,就要至少和消防、規劃、交通、環保、交警、綠化等6個部門打交道;專項評審做了9個,分別是結構、交通評價、衛生防疫、防雷、防汛、節能、玻璃幕墻、深基坑。”一家房地產開發公司前期開發部主管告訴記者,一些評估要到科委評審,需要排隊,一個評審等上兩個星期都是正常的。

  簡政放權以來,建筑業審批速度明顯加快,但從拿地、拿規劃許可證、再拿到施工許可證,不少項目仍需兩年以上才能正式開工。而在土地出讓合同卻要求,土地出讓一年內必須開工。

  “企業只能延期。”上述主管說,延期還不能說是政府審批沒過,一般都是用“資金沒到位、方案設計沒完成”打馬虎眼,再讓招商部門去“敲敲邊鼓”,最后相關部門才會蓋章。

  而在不少地方的建筑審批流程中,即使前期順利通過了,后期要做變更,哪怕只是動一道墻,也要把前期所有手續再跑一遍。

  一家房地產公司的副總經理告訴記者,他們一層樓中有一面隔墻要挪一點地方,以滿足入住商戶的美觀需求,電梯的位置也會跟著移一點,“結果和環保、市容、交通、交警、商委好多部門征詢意見,最后把征詢單全部給規劃部門,花了4個月。公司兩任老總因為拖了時間,被總公司開掉。”

  “這個變動對科學規劃和建筑安全毫無影響,卻仍要走這樣復雜的手續。”他說,為了趕工期,有的企業只能打擦邊球,先把墻按照原來的圖紙砌起來,等到驗收通過、商戶入駐裝修時再砸掉。“這是多大的浪費啊?”

  審批標準不一,企業何去何從?

  多位建筑公司負責人都說,建筑項目涉及部門多、環節雜,部門間文件“打架”時有發生,企業面對各種新規應接不暇、無所適從。

  有時,“新政策不認舊批文”:新政策層出不窮,有時按原政策方案都批完了,一有新政策又得重新“翻燒餅”。

  一位建筑業副總經理說,自己的方案2014年7月已經批復,電力開關站設在地下,但電力部門后來出臺新規定,要求僅有地下一層的用戶電力開關站不得建于地下。“要求我們重新調整,否則就不給我們供電,我們只好把這個200平方米的站往上翻,并承擔所有損失。”

  有時,部門打架靠企業“斡旋”:當兩個部門間需要提供的審批材料不一時,只能企業來兜底。

  一家房地產開發公司相關負責人說,他買了一整塊干凈的地,沒有水坑、水塘。可到水務部門做專項評估時,地形圖上顯示有3000平方米的水塘,應該是政府賣地之前已經填掉了。水務部門就不同意評估,要求企業再找一個大小一樣的水塘填掉,補做一個移水補水證明。

  “我去哪里找這樣的水塘?再說這不是浪費嗎?”該負責人說,最后他只能和鎮政府協調,出具證明,表示鎮里面的一條河河道拓寬時,把水塘合并進去了,拿到水務部門才通過。

  有時,政府出錯企業“買單”:有時審批部門自己出了錯,也要企業來承擔。

  一位建筑業副總經理說,他有個項目,規劃部門的道路紅線和水務部門提供的河道藍線不能完全對上,方案就一直通不過。為了通過方案,企業只能自己去花6萬元,找設計院重新做了修補,再一個部門、一個部門去跑。

  “資料都是政府部門提供的,為啥讓我們出錢?”他說,實在解決不了時,企業就去給政府部門寫承諾書,承諾風險自負,有時一個項目要寫十幾個承諾書。

  企業期盼三大簡政原則

  不少建筑業內人士認為,建筑審批的簡政放權不僅是簡化環節,更是一種審批理念的轉變。審批部門應更加合理地設計審批流程,更加科學地為企業和百姓服務。

  ——前期招標環節:指標規定越詳細越好。

  在土地出讓合同中,將交通部門的道口、防汛部門的標準、環保部門的環境要求等分指標、分項目所有需要約定的地方,全部詳細納入,在招標環節企業就可以根據自身情況決定是否應標。

  “香港的土地出讓合同一般都是厚厚一本書,而我們的合同就幾頁紙,無論體量大小一律一刀切,要求一年開工、兩年竣工,這本身就不合理。”一位業內人士表示,如果前期能將所有指標規定詳細,后期的專項評審就可以前移。

  ——中期施工環節:變更手續越簡化越好。

  可以定好幾條紅線,容積率、框架結構、限高、建筑密度、用電量等大指標不容任何調整,其他小項的調整和手續能盡量減少。在驗收環節把控質量,不改變原則性指標,中期施工放權給企業靈活調整。

  ——后期驗收環節:驗收周期越集中越好。

  一位建筑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現在建筑驗收仍然是一家一家來,人防、環保、衛生、交通、交警、雷擊、檔案、綠化,每家需要提供的材料都不一樣,誰提出一點毛病,企業就要重新整改一遍。一個中大型商業項目驗收至少要花4個月,大量浪費人力物力。“能否一天或一個星期內,所有部門現場驗收并出具整改方案,企業統一整改?”

 

編輯:曾珂

關鍵詞:行政審批權 行政審批權壓縮空間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v亚洲日本电影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人高清 | 亚洲综合中文字幕第36页 | 亚洲国产亚综合在线区 | 久久免费清高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