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要聞
中國三軍儀仗隊首批女兵揭秘:妝容成訓練一部分
拔軍姿紋絲不動,只為站出“精氣神”。萬曉軍/攝
夢里都在訓練
在連貫正步的分解動作中,原地踢腿是一個重要環節。為了提高女兵的出腿速度,教練班長安排她們和男兵一起練。“女兵站在男兵身后,兩人一齊出腿,如果女兵速度夠快,就能踢到前面男兵的腿。如果速度太慢,收腿時就容易被男兵踢到。”趙穎介紹說。
那段時間,女兵的集體榮譽感空前強烈。用徐子杰的話說,“大家都憋著一口氣,不能在男兵面前丟面兒!”“但是”,她話鋒一轉,眼睛笑成了一條縫,“這中間還發生了一個小插曲。”
一天,有名女兵終于在訓練中踢到了男兵的腿,“特別高興,越踢越帶勁兒”。結果直到前面的男兵忍不住提醒,她才低頭一看,原來踢錯腿了,“一直踢在了人家另一條腿上!”
雖然鬧了笑話,但這種訓練方式也大大激勵了女兵的訓練熱情。很快,她們的出腿速度有了明顯提高。也是在這個環節中,很多女兵出現了“訓練傷”。
在三軍儀仗隊,走正步講究“踢腿帶風,落地砸坑”。“要做到‘落地砸坑’,首先必須做到‘不壓膝蓋不出腿,不壓腳尖不落地’。”中隊長程誠介紹說,如果膝蓋和腳腕松動,砸地時的力道可能會損傷膝關節和踝關節;如果腳尖壓不平,落地時不是全腳掌受力,而是腳尖或腳踝先戳到地面,可能會造成發炎腫脹。
與“訓練傷”的叫法相比,曾參加過1999年國慶閱兵的軍醫方波更愿意把它看作身體在高強度訓練下的適應過程。朱振華對此也有個形象的比喻:“就像拳擊手打沙袋手會磨破一樣,這是女兵們掌握新動作的必經之路。”
經歷半個多月的正步分解動作練習,槍法訓練開始了。在檢閱場上,女兵們端著禮賓用槍走正步的颯爽英姿令人印象深刻。但在訓練中,這也是一個需要“適應”的艱苦過程。
“7斤半的禮賓用槍托得手腕生疼,中午吃飯握筷子的手都在抖。槍放下時有一個動作要把槍杵在胳膊上,幾天訓練下來胳膊青一塊兒紫一塊兒。”盡管如此,那段時間她們晚上看《新聞聯播》都在端槍站軍姿。
根據方波的觀察,儀仗女兵群體的一個突出特點是“榮譽感強,意志堅定,特別能吃苦”。這一點也得到了李本濤和朱振華的一致認可。那一陣,很多女兵腿腫得連馬靴都很難脫下來,但是沒有人主動提出休息,“都是軍醫強制要求才有人不情愿地離開訓練場”。
“我們都想著第一批執行任務,誰也不愿意請假,要不過兩天回來就跟不上大家的節奏了。”徐子杰說。
在高強度的訓練條件下,儀仗大隊也采取了許多措施保障女兵。炊事班為女兵們準備了具有調理功效的艾葉薏仁粥和種類豐富的水果,還把饅頭、花卷做成小熊、小兔子和蝴蝶的形狀。女兵樓內的形體室也建立起來,“鼓勵大家業余時間鍛煉健身,培養耐力”。
訓練場上的同甘共苦也讓女兵們的心緊緊連在一起。“訓練結束后,我們就用儀仗大隊配發的紅花油互相搓關節,用醋泡腳。”那種互幫互助的氛圍和著紅花油和醋的味道彌漫在整個宿舍,讓徐子杰久久難以忘懷。
很快,這個開朗的女兵又被另一個細節逗樂了:“晚上熄燈后,有好幾次我突然抬起胳膊,醒了一琢磨,原來做夢都在練擺臂。”
她把這件事當笑話說給別人聽,結果發現自己“不是一個人在戰斗”,許多女兵都出現過類似的情況。“大半夜躺在宿舍里,有出胳膊的,有踢腿的,這畫面會不會太壯觀了?”
編輯:水靈
關鍵詞:中國三軍儀仗隊 首批女兵 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