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要聞
南海艦隊372潛艇遇重大險情:三分鐘穿越生死線(圖)
潛艇起航出港。 萬俊成 攝
出航即出征,下潛即戰斗
重大險情得以排除,絕境逢生的372潛艇官兵又面臨艱難的抉擇:是申請返航、等待后方救援,還是繼續執行任務?
“當時,潛艇雖然成功脫險,但裝備受損嚴重,特別是主電機無法修復,潛艇機動能力受限。而后續任務時間漫長、情況復雜、充滿變數,可以說挑戰巨大、困難重重。”
這是王紅理30年軍旅生涯中最艱難的抉擇。他召集有關人員了解情況,研究對策。經過冷靜分析,決定當務之急先解決好兩個問題,一是恢復潛艇動力,二是使潛艇具備水下潛航能力。
官兵們迅速行動起來,全力以赴搶修受損設備——
為了排除設備故障,動力長肖亮3次累倒在現場并抽搐甚至休克。每次剛剛恢復清醒,他就直奔戰位,別人勸他休息一下,他用嘶啞的嗓子說:“就算是倒下,我也要倒在戰位上!”
為了盡快疏通排水管路,艙段兵鄒曉波連續6次潛入管路交錯、混雜著油污和雜物的艙底水中,嘴唇被冰冷的海水凍得發紫,還嗆了幾大口又臟又臭的污油水,但他硬是用手一點一點把堵在排水口的殘渣掏除干凈。
為了保證正常的充電充氣,輪機技師周軍生冒著50多度的高溫守護著柴油機,汗流浹背,衣服結上厚厚一層白色鹽漬。
無論干部戰士,不分職務高低,大家爭分奪秒地一遍遍擦干電氣設備上的海水;用抹布一點點地將艙底角落里的積水吸出來,用蒸餾水、酒精反復清潔受損電器設備,用吹風機烘干成百上千條線路……
經過10多個小時的連續奮戰,隨著控制箱、滑油泵、空氣壓縮機等主要設備故障的修復,水下航行能力的恢復,王紅理心里越來越有底。
險情發生后的第二天,372潛艇召開臨時黨委會,做出決定:克服一切困難,繼續完成任務。
這個決定得到全艇官兵的擁護,大家表示:不管前面有千難萬險,上了戰場就要勇往直前!于是,372潛艇帶著“傷”,向大洋深處前行。
編輯:牟宗娜
關鍵詞:南海艦隊 372潛艇 掉深 三分鐘穿越生死線 一等功 世界潛艇史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