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要聞
“測溫費”一次600元 北京市民:“成本太高,忍忍算了”
如今,北京如果有居民和供熱企業對于室溫是否達標存有爭議的,可以請第三方機構進行檢測。但一次檢測費用600元,面對高額收費,一些居民只能“忍忍過冬”。原本應是供暖企業和相關部門監督者的第三方檢測,如此高額收費依據何在?為何又在老百姓面前彰顯霸氣十足?
“成本太高,忍忍算了”
家住北京西壩河附近的鄭先生,感覺家中供暖不達標,報修后仍無好轉,于是申請了第三方檢測。檢測結果顯示,他家的室溫為13.9攝氏度,遠未到18攝氏度的標準。此后,供暖企業——北京市熱力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派維修人員再次上門檢修,結果發現管道因老化導致水流不暢,最終調高了這片老小區的區域溫度,來保證居民家中供暖。
鄭先生告訴記者,從供暖站第一次上門到最終解決供暖問題,前后數天時間里,他自行墊付了檢測費,而采暖退費卻寥寥無幾。
北京市供熱辦副主任許曉晨介紹,如果住戶認為室內溫度不達標,供熱單位接到報修后會免費上門測溫。如果供熱單位測溫達標的,而雙方又有爭議的話,住戶可以委托具備室溫檢測資質的第三方機構進行檢測。
據了解,北京目前有5家具有資質的第三方檢測機構,由北京市質量監督部門進行資質認定,是完全獨立于用戶和供熱部門、供熱單位的“第三方”。
記者向這幾家第三方機構了解到,出檢一次的基本檢測費為一個房間450元,每增加一個房間增收40元,再加上100元左右的交通費,一次檢測收費約600元。
面對這種高額的第三方檢測費,更多的市民選擇“忍忍算了”。家住北京市東城區交東小區的蘇先生表示,住戶要不是“走投無路”不會去找第三方檢測。“自己感覺家中室溫過低,但是供熱單位又不承認,可是600元的測溫費用著實不低,所以就選擇忍忍,反復致電維修人員。”蘇先生無奈地說。
正常報修路不好走
北京熱力集團宣傳部長張傳東表示,除非管道問題等一些特殊情況,正常報修之后一般是24小時之內要使居民室溫達標。
然而記者采訪發現,一些老舊小區存在一些“先天問題”,正常報修這條路并不好走。有的小區因為供熱管線老化,供暖站點擔心管道漏水,不敢升溫升壓,低層住戶家里的室溫始終難以達標。但同時,這些小區往往又存在大面積管道水流不暢或家中密封性不好等問題,因此只能調高片區溫度,二者之間存在著矛盾。
一些居民告訴記者,這種“問題片區”往往報修后維修人員只是“點到為止”,甚至不乏測溫后說是達標的。“中午陽光直射下和傍晚測溫差別很大。”有居民反映說。
供暖辦熱線表示,這類問題都屬于爭議情況,只能訴諸第三方檢測。
張傳東說,如果第三方測溫也達標,那檢測費將由居民自掏腰包,如果確屬不達標,測溫費用由供熱單位支付,同時還將退回一定的采暖費。
根據2010年11月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員會發布《關于貫徹執行〈住宅采暖室內空氣溫度測量方法〉的若干規定》,如果確實屬于供熱單位原因造成用戶室溫低于標準,將在供暖期結束后的一個月內退費,或抵扣下個采暖期用戶應當支付的采暖費。按北京天然氣供暖價格計算,每100平方米住宅一天供暖不達標,退費僅約25元。
“關鍵是第三方檢測收費太高,如果達標,等于扔了600元,如果不達標,也就退了幾十元。”家住通州區華龍小區的楊女士說,“所以一般老百姓都會軟磨硬泡,反復報修,哪怕治標不治本。”
第三方檢測憑什么高收費?
“第三方測溫就是公證,一旦不達標,住戶起訴供熱企業,供熱企業是要敗訴的。”張傳東說,第三方測溫是對供熱企業的約束,防止企業為了省錢壓低溫度,惡意給用戶降溫停暖,起到一定震懾作用。
然而事實情況是,正是由于價格因素,第三方檢測并未在普通的供暖爭議和糾紛中起到作用。“第三方測溫的很少。”張傳東說。
第三方檢測的高收費究竟以何為據?記者采訪幾家第三方檢測機構了解到,第三方檢測機構的成本包括檢測人員工時費,檢測設備折舊費、管理費、交通費等,根據道路的遠近、房屋大小、房間數等,費用會有不同。
然而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目前檢測機構所使用的專業化溫度巡檢儀等設備價格并不高,高則數千元,低則數百元,而一次檢測費用就要600元的確不低。
據悉,目前這5家第三方機構均為市場化運作企業。以其中一家為例,注冊資本為20萬元,員工人數僅8人。
早在2010年第三方檢測機構問世前,供熱辦相關負責人曾表示,將認定第三方檢測機構的資質,并對室溫測量費進行成本核算,基本檢測費將統一定價。
許曉晨則表示,之前政府確實出臺過指導價,要求他們盡量壓低利潤,但做不到統一定價。“因為檢測機構是市場化的,不可能制定統一的費用標準。”
上海泛洋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劉春泉認為,如果檢測機構是市場化,就應該遵循市場規律,不能以資質為名卡死在5家,只要符合條件都應該引入競爭,否則就應回歸公益性,政府統一定價。
編輯:羅韋
關鍵詞:檢測 第三方 供熱 達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