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要聞

國慶這一天的十個瞬間

2014年10月02日 10:41 | 來源:新華網
分享到: 

  【孔廟:民族復興離不開文化復興】

  1日上午8時不到,山東曲阜孔廟就迎來了全國各地的游客。年近六旬的韓克推著輪椅,帶著腿腳不便的妻子,從勝利油田來到孔廟。“我們是專程來體驗傳統文化的。”韓克說,傳統文化凝結了中華民族的智慧,這些年越來越受關注,無形中也推動了民族凝聚力的提升。他說:“在我們單位內部,文化氣息和學習氛圍也越來越濃。”

  “近年來,來孔府、孔廟、孔林的游客正在從觀光游向文化游轉變。”曲阜市文物局副局長韓鳳舉說,淺嘗輒止的觀光已經不能滿足游客的需要,“看古跡、背論語、聽儒學”成為了人們到曲阜旅游的新流程。韓鳳舉說:“中國傳統文化里有中華民族自己的精神家園,中華民族的復興離不開文化的復興。”

  【“來三峽大壩,是來圓夢的”】

  “10年前就想來大壩看看,但一直沒能成行,這次終于到了。”1日上午,來自湖南的62歲游客徐東興拾級而上,登上壇子嶺景區俯瞰三峽大壩。“退休了,來三峽大壩,是來圓夢的。”

  “三峽大壩景區值得來,也應該來。”華中師范大學2011級學生宋書迷與9名同學特意選擇了國慶節到三峽大壩旅游區觀光。站在大壩旁的185觀景平臺上,他告訴記者,以前看過三峽工程的照片,覺得很壯觀。“這是第一次離三峽大壩這么近,很震撼。沒有強盛的國力,不可能修起這樣舉世矚目的工程。”

  【蘆山地震災區:希望在這里“綻放”】

  1日,雖然是國慶佳節,43歲的蘆山縣思延鄉草坪村村民陳芝華仍然像往常一樣起了個大早。戴上頭盔、拿起本子和測量儀,陳芝華匆匆趕到僑愛新村巡查開工情況。

  思延鄉緊挨著震中龍門鄉,陳芝華家磚木結構的老房子在地震中倒了。震后,根據規劃,他們家將搬進僑愛新村,這是災區規模最大的重建聚居點。陳芝華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一家4口人選的是250多平方米的樓房,總價27萬元,其中政府補助2.9萬元,國家貼息貸款6萬元,剩下的靠自籌。

  按照規劃,災區將在今年底前基本完成農房重建任務。國慶這一天,工地并不忙碌。不遠處,一陣鞭炮聲突然響起。放眼望去,一排婚車停放在路邊,一對新人從車上下來,臉上綻放著笑容。

  【井岡山:紅色景區的綠色旅游】

  1日上午,井岡山茨坪鎮上燈籠高掛,使景區更添了幾分節日的喜慶。從高處放眼看去,整個景區被群山環繞,峰巒迭起,云蒸霧騰。綠樹掩映間,游客穿梭往來,仿佛置身于一片廣闊而夢幻的綠海之中。

  近年來,隨著井岡山生態環境的提升,這座紅色圣山上的綠色旅游也越來越受到游客青睞。這兩年來,井岡山積極探索轉型,把精力更多地放在大眾散客身上,通過舉辦杜鵑花節、國際自行車比賽等活動開發新的旅游產品和形態。接下來,井岡山還將挖掘溫泉游、避暑游等,努力實現從觀光景區向休閑度假勝地過渡。

  【蛇口:“改革之窗”希望國家再創輝煌】

  蛇口一小步,中國一大步。1日,記者來到中國第一個對外開放的工業園區——深圳蛇口工業區。34年前,蛇口一聲開山炮響,吹響了中國改革開放的號角,“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從這里迅速傳遍神州大地。蛇口一系列具有深遠歷史意義的改革創舉,使這扇“改革之窗”贏得世人矚目。

  “這里就是改革開放的原點啊!”記者在蛇口工業區內遇見56歲的中集集團員工老劉,提起蛇口大開發,老劉心潮澎湃:“改革開放30多年,改變了我們一代人的命運,國家政治經濟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我們國家又迎來了新一輪對外開放,上海自貿區、前海開發都令人期待,希望我們國家能再創輝煌。”

  【三沙:用青春和生命守護國旗】

  清晨6時30分,站在三沙市趙述島上向遠方望去,天水相接處泛起一道紅霞,太陽若隱若現。民兵吳忠燦、曹烈珠夫婦換上一身嶄新的陸軍迷彩服,像往常一樣來到位于海島入口處的升旗點,等待著將國旗與太陽一同升起。“看到國旗心里就踏實。”50歲的吳忠燦告訴記者,他和妻子扎根南海島礁,用青春和生命守護國旗的事跡早已傳遍南海島礁,被譽為中國最南端的“民兵夫妻國旗班”。

  伴隨著每一次五星紅旗的升起,三沙市正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

編輯:顧彩玉

關鍵詞:新中國成立65周年 國慶 10月1日 改革開放 中朝邊境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影院色在线观看 | 日本一线A视频免费观看 | 限制级福利影院在线观看 | 中文欧美乱码伦视频免费 | 污污污网站在线免费观看 | 亚洲人成在线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