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要聞
揭秘北京“黑摩的”:月入過萬買二手車應對查扣
難以破解的供需鏈條
作為北京市公共交通的大動脈,北京地鐵的17條線路串聯起了233座車站(換乘站未重復計算),聚集在多個地鐵站的黑摩的卻成了不少人解決“最后一公里”的首選。
在央視工作的馬女士對黑摩的可謂是“又愛又恨”,2009年畢業于中國傳媒大學的她,就業后也一度在傳媒大學附近租住,每天上班都需要乘坐黑摩的前往地鐵站。“那是2010年,有一天下班很晚了,我在傳媒大學地鐵站坐了一輛黑摩的,走到半路他為了抄近路走進了一條小胡同,一開始我害怕得不行,沒想到開著開著車就翻了。”馬女士說,當時整個摩的側翻在路上,碎裂的玻璃碴子濺了一身,好不容易從車里爬出來,司機卻只愿意免收車費,其他概不負責。
“當時我感覺大腿特別疼,抓著他不放,最后他同意帶我去醫院。”馬女士說,摩的司機在路邊攔了一輛出租車,沒承想自己上車之后,摩的司機開著摩的從小胡同就跑了。馬女士在民航醫院檢查發現大腿淤血,所幸沒有大礙,但馬女士依然特別后怕,事后她和男朋友在傳媒大學一帶找這輛車找了很久,但最終一無所獲。
如今,馬女士已經在管莊地鐵站附近買了房,由于沒有指標,始終未購買私家車,每天出行依舊靠八通線。盡管在黑摩的那里吃過虧,但馬女士上下班依然乘坐黑摩的去地鐵站,“我們這里的小區到地鐵步行要走十幾分鐘到二十多分鐘,不坐摩的坐什么?”馬女士說,自己也知道黑摩的不安全,但現在人們工作、生活節奏太快,只要需求存在,黑摩的很難消失。
“太危險,還堵路。”市民王先生曾經多次舉報查處黑摩的。王先生說,黑摩的并沒有專門的行車車道,大部分摩的要占用機動車行車道,甚至發生逆行、橫穿馬路等。摩的很多沒有車門,或者不關車門,發生車禍幾乎沒有任何對乘客的防護性。“為了多拉幾趟活兒,速度飛快,在大馬路上亂竄。”王先生也承認,黑摩的的出現是基于一定需求的,對黑摩的深惡痛絕的他也曾經坐過,“如果有別的方式,我肯定不坐黑摩的。”
“這叫‘剛性需求’,家住附近的居民出行離不開這三蹦子。”90后的小李覺得,在有新的替代方式出現之前,自己的這份“工作”在一定時間內還是個不錯的選擇。
昨天晚上7點,褡褳坡地鐵站外的摩的隊伍中已經不見了小劉的身影,在月租400元、僅有一張桌子和一張床的出租屋內,她已為孩子準備好了晚餐。與此同時,馬女士從央視下班后乘坐地鐵10號線、換乘1號線再換乘八通線抵達管莊站,在地鐵C口外坐上摩的后,馬女士習慣性地說聲“去2號院北門”,摩的很快轟鳴著消失在晚高峰的車流中。在管莊地鐵站,一群剛剛聚攏的摩的司機趁著短暫的空閑談論起查車的情況:“晚上來查了嗎?”“還沒有。”“聽說晚上10點都可能有人來查。”……
(應當事人要求,文中部分人名為化名)記者楊琳 見習記者趙婧姝 馬曉蓉 實習記者王維 謝義姝 馮文怡
編輯:于瑋琳
關鍵詞:北京黑摩的 地鐵 月入過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