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要聞
二月河談反腐:現(xiàn)在的力度讀遍二十四史都找不到
題記:2014年7月2日,在河南省南陽市一個爬滿青藤的安靜院落,我們見到了因“落霞三部曲”——《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而為海內外熟知的作家二月河。近幾年來,二月河因其對反腐敗的論述不斷出現(xiàn)在公眾視野。通過兩天的專訪,二月河講述了一位作家豐富艱辛的創(chuàng)作歷程、一位歷史研究者對當代政治生活的觀察與思考以及一位文化傳播者對于文化、教育的熱忱與見解。從參軍入伍、棄武從文、研究紅學,到文學創(chuàng)作、建言反腐……整個訪談都閃耀著二月河先生的人生智慧和歷史洞見,體現(xiàn)了其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與人文情懷。
我想告訴大家,我們民族曾經(jīng)發(fā)生這樣的事情
問:您創(chuàng)作的《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三大歷史小說,廣受海內外讀者歡迎。當初為什么選擇這些歷史人物作為創(chuàng)作題材?
二月河:1982年在上海召開的第三次全國《紅樓夢》學術討論會上有人提到,康熙對我們中國歷史貢獻很大,但是到現(xiàn)在沒有一部像樣的文學作品,我腦子一熱就說由我來寫。
中國封建社會從秦始皇開始算起,到宣統(tǒng)皇帝結束,辛亥革命以來,我們都是把注意力放到民族解放當中來看這兩千多年政治歷史的。從大歷史的格局來看,當時還沒有一部完整的文學藝術作品對中國封建社會的總體情況作較為全面的觀照,包括中國封建社會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社會還有軍事等諸如此類的形態(tài),因此需要有一部全方位觀照大歷史的作品。
問:您怎樣看待您筆下的這些人物?
二月河:像康熙、雍正和乾隆這樣的歷史人物,我們用什么樣的歷史觀來觀照他們,這很重要。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提出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就是實踐。那么檢驗歷史人物的標準也應該是歷史的實踐。我以這樣三點來評判歷史人物:第一,在中國歷史上,是否對國家的統(tǒng)一和民族的團結作出過貢獻;第二,在發(fā)展當時的生產(chǎn)力,調整當時的生產(chǎn)關系,改善當時人們的生活水平這幾個方面,是否作出貢獻;第三,凡是在科學技術、教育文化、發(fā)明創(chuàng)造這些方面作出貢獻的就予以歌頌,反之就給予鞭笞。
我寫皇帝并不是對皇帝情有獨鐘,而是這樣的人容易帶領全局。他們都是當時的最高統(tǒng)治者,而且他們所帶領的時代又是中國封建社會最后一次輝煌,在回光返照中把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輝煌呈現(xiàn)出來。
這三部是皇帝系列,又叫“落霞”系列,我們的文明在那時像晚霞一樣絢麗,同時又存在一些很要命的東西,這就是太陽就要落山時的美麗與憂慮。憂慮的是我們的文明當中不只有精華,也存在糟粕,比如對于權力無原則地崇拜,對個人名利無止境的渴望和追求,文化上固步自封,夜郎自大等等。
我曾經(jīng)給43位中科院的教授上課,問他們當中有沒有人既是政治家、農學家、數(shù)學家,又是軍事家、書法家,還精通幾門外語。康熙就是這樣的人。數(shù)學當中的一元二次根,他很早就解過,還有農學中在試驗田種植雙季稻,都是他。康熙甚至還組建了我國第一個皇家科學院。
如果商貿來往從康熙時期不停,西方工業(yè)革命的信息可使中國的工業(yè)革命大致與西方同步,或許就不至于有鴉片戰(zhàn)爭。所以我講,康熙是中國的潘多拉。我寫這三位皇帝,就是想表明,我們處在一個重要的歷史轉折關頭卻沒有抓住機遇,與工業(yè)革命擦肩而過。我用這樣的藝術形式來告訴大家,我們民族曾經(jīng)發(fā)生這樣的事情。歷史總是在提醒我們,不要重蹈覆轍,作家的責任就在于此。
編輯:于瑋琳
關鍵詞:二月河 反腐 二十四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