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要聞
遼寧錦州一重點民生工程蓋133個公章 歷時8個月手續還沒完
遼寧省錦州市養老綜合服務中心是省級養老示范工程,也是市政府確定的2014年重點民生工程,原計劃今年5月1日動工。可從2013年10月開始,盡管領導高度重視,并且由民政局一名副局長重點協調各種審批,可是歷時8個月,經過39個單位,加蓋了133個公章,仍然沒有完成審批工作;下一步審批還要涉及7個單位,辦理12大項審批手續。
面對這種情況,正在開展全市機關作風百日整治的錦州市紀委監察局領導“怒了”,在6月17日向全市通報了這起典型案例。
今年4月起,在第二批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錦州市對干部群眾反映強烈的100種問題,比如“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態度不端正”“辦事拖拉或者有意刁難管理服務對象”“首問負責制沒有落實到位,一次性告知沒有達到要求”等現象進行集中治理,并定期通報一些典型的案例,例如,違規辦理城鄉最低生活保障、乘坐超標車、吃拿卡要等。
錦州市機關作風百日整治明察暗訪小組根據群眾反映,對養老綜合服務中心項目審批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調查,結果觸目驚心。
錦州養老綜合服務中心是一項大型公益性項目,是省級養老示范工程,設計建筑面積36920平方米,總投資約1.5億元。從2013年10月開始,市民政局作為該項目建設責任單位,負責辦理相關審批工作。但是,歷經8個月時間,到6月17日為止,仍然沒有完成審批工作。其間,市政府主要領導幾次召開會議進行調度和催促。然而,審批過程仍然速度遲緩。
“規劃、土地、財政、審計、建設、工商、稅務、消防、環保……每一個部門都要填表蓋章,有的部門還包括市、區兩級;有的還得實地查勘。”錦州市民政局一位工作人員說。
為什么這樣一個重要公益性項目,審批還如此步履維艱?錦州的通報分析:客觀原因是,目前行政審批頂層設計存在缺陷。但是,最主要的是個別行政機關存在著不作為、慢作為等作風問題。在該項目審批過程中,個別單位推諉扯皮、不敢擔當、不負責任;個別行政機關將內部的辦事環節變成外部的辦事程序,造成交叉審批、重復審批,效率低下;一次性告知落實不好,主動服務意識不強,讓辦事者多次往返,辦事拖拉,衙門作風嚴重。
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在建設過程中究竟遇到了哪些困難?對此,記者電話采訪了該中心的業主單位錦州市民政局局長楊林。“在市里主要領導關注后,審批速度快多了。一共需要46個單位審批,現在還差一兩個單位。目前,正在進行公開招投標的公示。”
楊林介紹,主觀上,確實有個別單位推諉、扯皮,但客觀上也有一些實際情況。首先,原來有個規模較小的養老院要處理掉,出售手續比較繁瑣,耽誤了不少時間。其次,由于選址離小凌河不遠,涉及防洪等事宜,要請專家論證。此外,確實有一些環節的審批有辦理時限,每個環節都需要等。
遼寧省社科院一位不愿署名的研究員指出,行政審批各部門獨立成線,互不隸屬,且不少手續是后面的前置條件,而每個環節又都有辦理期限,這種直線型、串聯型的行政審批,確實在效率上比較低下。“有的地方對行政審批進行改革,采取并聯審批、集中審批等方式,就比較好。”
《 人民日報 》( 2014年06月30日 11 版)
編輯:牟宗娜
關鍵詞:錦州一工程蓋133個公章 審批提速 蝸牛審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