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要聞
河南“茍”姓后人欲改姓是否合理
五代十國時期,后晉一“敬”姓大臣因為要避皇帝石敬瑭的名諱,忍痛減“文”改姓為“茍”。一千多年后,滎陽市雷垌村幾百名“茍”姓后人不堪祖宗改姓所累,改回“敬”姓。這幾年,鄭州也陸續有茍姓人改姓敬。(6月27日《河南商報》)
百家姓世人皆知,可見我國的姓氏來歷源遠流長,文化底蘊深厚,500年前是一家的民間傳說,拉近了同姓者之間的距離,親近感油然而生。
一個姓氏往往有一段段輝煌的歷史,一個個名垂青史的人物,有值得引以為豪的,當然也有遭人唾棄挨罵的,這其實與姓氏無關,重要的是一代一代傳承下來的姓氏,也是老祖宗留下的遺產,每個人都有延續香火的重任。
最近有媒體盤點了國內幾大姓氏,排列榜首的同姓者自然有一種大家族的榮耀感,這不過是心理上的一種慰藉而已,不值一提。不過也有一類人,為自己的姓氏深感不幸,那就是姓茍的后人,雖然此姓非大姓,但就全國的分布來看,恐怕也是為數不少,他們有一個共同的訴求,就是決意要改變姓氏,恢復歷史本來面目。
正如前文中提到,茍姓的先輩們當時改姓屬于迫不得已,這段恥辱的歷史可謂不堪回首,加之,“茍”與“狗”同音,聽起來特別別扭,無論大人小孩,總是被“老狗”、“小狗”地叫喚,實在不是個滋味,這種切膚之痛筆者可以感受得到。
河南茍姓的后人為此準備改“茍”為“敬”,這完全屬于合理合法的主張,也是最基本的人權,只要將理由寫進申請書里,作為當地公安機關的戶籍管理者,理應尊重他們的選擇,盡早妥善加以辦理,既要幫助他們改變姓氏,也應及時地為剛出生的孩子辦理戶口登記,如此才是應有之義。
“茍”姓帶來的羞辱和創傷讓我們感同身受,他們改姓的訴求是正當合理的,有關方面理應給予積極的回應,這也是正本清源的需要,別讓他們再糾結下去了。(四川新聞網太陽鳥時評)
編輯:于瑋琳
關鍵詞:茍姓 茍姓改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