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要聞
首套房貸優惠或仍難覓 剛需者活用三招巧貸款
中國經濟網北京5月16日訊(記者 邢曉宇)個人住房貸款業務曾是各大銀行競相爭逐的“香餑餑”,然而,近兩年來,伴隨樓市調控不斷升級,房貸業務意外“遇冷”。不過近日,央行直接發話,要求各商業銀行保證正常房地產融資需求,提高貸款發放和審批效率,不許停止個人購房貸款。此外,銀監會也要求商業銀行加快房貸的發放并合理定價。在房地產貸款市場不斷萎靡的大背景下,央行和銀監會齊齊“發話”,引發廣泛熱議。
央行喊話商業銀行 保護剛需或釋放積極信號
央行要求,銀行應合理配置信貸資源,優先滿足居民家庭首次購買自住普通商品住房的貸款需求,科學合理定價,綜合考慮財務可持續、風險管理等因素,合理確定首套房貸款利率水平。
據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作為宏觀調控的中樞機構,央行出面直接與商業銀行對話,并提出給予首套房貸支持的具體要求,在平常并不多見。
對此,業內人士分析,央行從住房貸款剛需端入手提出指導意見,對于改善民生并緩解房地產市場投資銷售下滑帶來的經濟增速下行和金融風險壓力有一定益處,貨幣政策微調或走向定向寬松。
值得注意的是,針對央行的“喊話”,有商業銀行人士表示,“這是央行的窗口指導意見,但各家銀行最終要落實相關政策,還是得根據自身資金情況而定,首套房貸款的優惠利率估計未來依然難覓。”
房貸指導再引“救市”傳言 專家稱“太敏感”
中國經濟網記者注意到,無論是近期各地頻傳的“限購松綁”,還是此次央行指導房貸會議,均被不少媒體解讀為政府在出手“救市”。
“指導意見并不會扭轉樓市調整的局面,談不上救市。”一位業內人士直言并不認同央行在“救市”的說法。
財經評論員譚浩俊也表示,此次央行會議解讀為政府“救市”是對樓市調控太過敏感、對房價可能再度上漲太過擔心的結果。他還指出,所謂“救市”,關鍵不在如何依據市場需求調整政策,更不在針對居民居住用房出臺鼓勵政策,而在于有沒有鼓勵投機、鼓勵炒作、鼓勵抬高地價和房價。
新華社文章也指出,央行力挺首套房房貸需求,體現了一直以來的差別化房貸政策,并不意味著房地產調控方向的變化,市場不宜過多解讀。
成本高企 存款流失 商業銀行:無奈之舉
事實上,央行此舉出手調控房貸,是因為從去年至今銀行房貸緊縮,停貸現象嚴重。
據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從2013年下半年開始,“房貸荒”就一直未能緩解。剛剛過去的4月份,房貸市場也并沒有放松跡象,首套房貸不僅優惠利率難覓,更是普遍出現上浮至基準利率的1.1倍至1.2倍的情況。銀行放貸難、放款慢已成普遍現象,部分銀行甚至出現半年不放款的情況。
中融360數據顯示,在調查的27個城市中有21個城市有停貸現象,停貸銀行主要以股份制商業銀行為主。
業內人士指出,“一方面是資金成本越來越高,另一方面由于存款流失,導致目前大部分銀行的存貸比情況都不樂觀,在額度緊張的情況下,放棄收益相對較小的首套房貸業務,或者說提高利率水平,讓有限的放貸資金獲得最大收益,也是銀行無奈的應對之舉。”
互聯網金融產品的沖擊,也是銀行的資金成本日漸高企的重要原因。此外,央行最新的統計數據表示,因為利率市場化的不斷推進,4月份的人民幣存款減少6546億元,同比多減5545億元,銀行存款的流失正在加劇。
與此同時,防控風險也是銀行收緊房貸的主要因素。目前的房貸越來越顯現出“高風險、低利潤”特點,而且回收周期很長,風險和收益的不匹配使得銀行在貸款額度有限的情況下,將資金轉向其他業務。
房貸收緊短期難改 剛需者活用三招巧貸款
在房價還沒有出現根本性變化的情況下,銀行的偏好轉向將給“剛需族”帶來巨大壓力。專家建議購房人巧用金融手段,尋找貸款新方法。
招式一:注意抓時點,月初申請貸款爭取充裕的放貸額度。一般來說,銀行月初的額度會相對充裕一些,因此趕在月初申請可以適當縮短獲得貸款的時間。
招式二:“商貸+公積金”組合申請模式。建議購房者可先申請公積金貸款,不足的部分再申請商業貸款,可節約貸款利息,又緩解了商業貸款的資金壓力,有助于提高審批時效。
招式三:通過擔保機構合作獲取專業貸款方案。專業擔保機構和多家銀行都有穩定的合作關系,擁有豐富而穩定的資源,比購房人自己單槍匹馬向銀行申請要優越很多,而且在放款速度與利率上具備一定的優勢。
編輯:付鵬
關鍵詞:手套 房貸 貸款 銀行 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