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頭條相關頭條相關
讓公平與正義看得見摸得著——代表委員暢談依法治國
原標題:讓公平與正義看得見摸得著——代表委員暢談依法治國
“以前老百姓對法庭很陌生,現在通過電視直播就能看見了。”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淄博市周村區燈塔民族社區黨委書記劉榮喜說,當地法院和檢察院經常走村串戶,宣傳普法,讓老百姓覺得離法律近了。
依法治國理念正日益深入人心。“我注意到,政府工作報告的開頭部分‘過去一年是本屆政府依法履職的第一年’,‘依法’讓我印象深刻。”全國政協委員、中央黨校科社部主任王懷超說,只有政府帶頭依法辦事,才能樹立起法治權威,人民群眾的法制意識才能增強。
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
依法治國,政府首先要依法行政。只有將權力法治化、規范化、監督化,政府才能有執行力、公信力,有服務效率。全國人大代表、四川南充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高先海說,“過去有的干部習慣于拍腦袋發號施令,決策不依法、遇事不講法、辦事不懂法、自己不守法,甚至侵犯公民、法人和社會組織的合法權益,群眾對此反映強烈。”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把政府工作全面納入法治軌道,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履行職責。“全面深化改革,首先要求堅持依法辦事,運用法治思維推進各項改革舉措。需要修改法律的可以先修改法律,需要得到法律授權的,要按法律程序進行。”全國人大代表、山西太原理工大學化學化工學院院長李瑞豐說。
“依法行政關鍵是建立長效機制。”全國人大代表、四川成都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孫傳敏說,為了更好地依法行政,成都市人大常委會組建了立法專家咨詢委員會,聘請知名法學學者為顧問,“政府建立法律顧問制度,不僅能夠保障重大決策和重要措施的合法性,而且能為政府化解復雜社會矛盾提供法律參考。”
讓每個人都感受到公平正義
法治的一個核心標志就是透明。“為什么法院做了那么多實實在在的工作,群眾有時還是不滿意?答案是老百姓不知情,就會產生這樣那樣沒有依據的猜想。”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張立勇說,“讓公眾在每一個案件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司法公開是根本出路。”
全國政協委員、陜西省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鞏富文說,“應創造一切有利的環境和條件,確保人民群眾和社會各界對司法工作的知情權、參與權和表達權;應堅持依法、充分、及時、便民的原則,不斷擴大司法公開的范圍,確保當事人和人民群眾能夠全面及時地掌握司法信息。”
全國政協委員、重慶市律師協會副會長施杰說,“現有司法作風的改變可以說是革命性的變革。”審判公開、執行公開、裁判文書公開。最高法公開失信被執行人名單、發布保障民生典型案例,最高檢發布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典型案例……,以公開促公正,我國司法公開力度不斷加大,司法公正日益彰顯。
讓法治成為全體公民的信仰
“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無論什么人,無論官職多大、地位多高,只要違法犯罪,必定受到法律的懲處。”這是我國依法治國進程中的最強音。全國政協委員、云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楊保建說,“公正司法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任何人都不能有超越法律的特權,也不能被排除在法律保護之外。”
“決不允許對群眾的報警求助置之不理,決不允許讓群眾打不起官司,決不允許濫用權力侵犯群眾合法權益,決不允許執法犯法造成冤假錯案。”全國政協委員、民革北京市副主委湯維建說,這“四個決不”切中要害。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基本形成,國家經濟、政治、社會、生活各個方面已有法可依。”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政協副主席高小玫談到,但在肯定有法可依的同時,還要看到仍然存在有法不依、有法未依、依法不當、選擇依法的情況。
“下一步,必須深化司法體制改革,進一步提升司法公信力,讓法治成為全體公民的信仰。”全國人大代表、湖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謝勇說。(經濟日報記者 李萬祥 劉松柏)
編輯:付鵬
關鍵詞:公平與正義 依法治國 依法辦事 政協委員 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