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你言我語
撫仙湖1.5萬人大撤離 村莊沒了水變清了
2013年7月,玉溪市提出建設一個國際知名、國內一流北岸濕地的設想,北岸濕地項目的建設面積占據了整個澄江縣國土面積的1/7。原因在于北岸是撫仙湖周邊人口活動最頻繁、密集的場所,也是各種休閑旅游最為集中的地方,撫仙湖污染貢獻率的 70%出自于此。在沿岸的 21 個村莊中,大量農家樂、農田,還是按照傳統方式直接向撫仙湖排放污水,整個北岸的污染情況非常嚴重。
“但是,建造這么大一個濕地項目,單單只凸顯社會效益肯定是維持不了的,單單管護費就承受不了,因此我們要打造一個集觀光、休閑、人文、旅游于一體的景觀。”對于撫仙湖而言,這樣的北岸濕地建成后意味著什么呢?張艷兵說,首先是社會效益,從目前治理成果已經可以體現了,原來亂糟糟的村莊變得美觀起來;然后是環保效益,建濕地的初衷是將所有入湖水系都進行凈化,而污染源方面,以前兩個村莊將近 1500 人使用露天廁所,生活污水已經從根本上解除;最直觀的是已經征用的 631 畝土地,農田污染不見了,做過統計,以前每畝地使用化肥量約 80 公斤左右,這些土地的轉化將大大減少入湖水總氮總磷含量的攝入。
“退房還湖”不陌生 靠湖吃湖環保難度大
事實上,早在 3 年前,撫仙湖東大河工程項目中,就已經掀起了“退房還湖”熱潮。當時項目區內共涉及 88 戶 241 名村民的搬遷,前前后后搬了 2 年,“2011 年回遷地段并不好,只是從湖邊搬離到老環湖路以上,新環湖路以下,而且離湖不遠還算是農村,村民繼續開農家樂”。
不過好在隨著這些年來對于保護撫仙湖的宣傳深入人心,澄江的老百姓不管是孩子還是老人,都知道保護撫仙湖的重要性,至少他們都是配合的。
2010年12月,隨著監管力度的完善,撫仙湖環衛站被取消,沿湖環境監督職能下放到各鄉鎮,而垃圾回收則做了市場化運作,通過招標交由一家保潔公司來完成。此時的撫仙湖也已經大為改觀,整個湖灘變得干凈,原本連本地人下湖游泳都會嫌臟的地段,開始有人拍起婚紗照來。但是,隨之而來的則是旅游開發帶來的污染,對此,撫仙湖管理部門將監管的重心放在了沿湖的一些大地產開發項目上,污水處理設施是否齊全、污水管網設置是否達標成為硬指標,一旦出問題則可以向地產商追責。
編輯:曾珂
關鍵詞:撫仙湖 撫仙湖1.5萬人大撤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