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你言我語
"垃圾食品"賣得火 校門口攤販怎么管?
核心閱讀
每當上學、放學,一些小學校門口就會聚集一些小攤販,既影響交通又是校園治安和食品安全隱患。盡管各地對此多有規定,但小攤販流動性大,且這一區域又涉及學校、市容、工商、公安等多部門,反而容易成為管理死角,出現誰都有權管,但誰都管不了、管不好的情況。
如何解決校門口攤販多導致的臟亂差問題?近日,本報記者來到貴陽、北京、濟南三地小學校門口一探究竟。
貴州貴陽市南明區第四實驗小學門口
垃圾食品賣得火,家長很擔憂
郝迎燦 高 潔
5月5日下午3點50分,隨著一聲清脆的放學鈴聲響起,貴陽市南明區第四實驗小學門口一、二年級的小學生手拉手排隊走出校門,一部分被家長帶走,而更多的小朋友則聚集到學校周邊的小商店和小攤點前。五顏六色的棒棒糖、包裝鮮艷的各種油炸或腌制食品還有小零食,吸引學生蜂擁而至,一只只小手把錢舉得老高,小攤販們則忙得停不下手。實驗小學二年級的學生李然走到了校門口不遠處的一個販賣零食的小推車前,“‘靚姐牛肉絲’‘斑馬肉’和凍果凍都是我的最愛,每樣只需要5毛錢。”
記者隨手拿了一包名為春鮮牌的“斑馬肉”,包裝上面還浸著一層油,還未撕開包裝一股濃郁的麻辣肉香味就撲鼻而來,在包裝袋背后能模糊看見食品名稱是“斑馬肉”(湘式擠壓糕點),食品配料表中寫著大豆油、小麥粉、牛肉粉等12種材料,食品添加劑則包含辣椒紅、谷氨酸鈉等,達14種之多。而在 “靚姐牛肉絲”配料表的食品添加劑中,也包含了5種甜味劑、3種防腐劑和1種增味劑,不過記者并沒有在包裝上找到“QS”標志。而“好味道吸吸樂”甚至沒有標明生產日期、生產商、產地。
記者問李然,為什么喜歡吃這些小零食,放學買零食的事情家里人知道嗎?“同學都在買,下了課肚子也餓。這些零食特別便宜,一般就花兩三元錢。爸爸媽媽也不允許買,回家的時候抹抹嘴,他們不會發現。”李然說。家住解放路的劉阿姨說,下午接孫子放學時,常被孩子苦苦央求,拉到學校邊上的小賣店買袋裝小零食、吃烤串。“孩子上了一整天課,放了學怕孩子餓,只好一放學就先買些墊一口。雖然也知道這些食品沒營養、不衛生,可孩子餓,想吃就吃唄。”更多家長表示了對孩子購買垃圾小零食的擔憂和無奈,他們非常希望垃圾食品能遠離孩子。
在實驗小學門口販賣小零食的一位商販向記者透露,辣面筋、牛肉絲等小零食都賣得非常火,這類零食很香且價格便宜,很受孩子歡迎。“平時給你孩子吃你自己賣的這些嗎?”當記者就此提出疑問時,商販很快回答:“不吃,我從不給他吃。”
采訪中記者發現,多數學校都很重視校園周邊食品安全問題,但主要是通過教育引導為主。部分學校會在每天的“兩操”時間,向學生介紹食品安全觀念,并定期開展健康周活動,宣傳三無產品對身體的危害,不定期與學生家長聯動溝通,讓家長盡量少給孩子買零食。
“學校并不是執法部門,對于校外的流動攤販無法監管,他們也要謀生,學校只能教育學生注意飲食衛生,不要隨便到校外就餐。”甲秀小學的梁馨元老師說。“流動攤販多、管理難度大,是校園周邊食品安全監管的重要問題之一。各職能部門在執法過程中監管范圍模糊不清、溝通協調不夠、執法合力不強,容易出現交叉執法、重復監管和空白地帶,給問題小食品以生存的空間。” 貴州省工商局個體私營監督管理處處長張躍說。
其實,為強化校園及周邊食品安全,今年貴州省工商局開展了為期一年的深化平安校園“護校行動”,對校園周邊經營學生用品的各類經營戶進行拉網式清查,僅今年2到4月查處取締校園及校園周邊的無照經營行為71件,查處銷售假冒偽劣商品案23件,并加強食品抽樣檢驗和快速檢測,嚴格監管食品質量。但相關負責人也表示,治理校園周邊“問題小食品”,光靠一兩次的集中檢查不可能杜絕。
編輯:于瑋琳
關鍵詞:門口 食品 學校 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