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大英博物館聚焦盛世明朝
對話
尹吉男:這是一個超越美術史的展覽
(尹吉男,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院長)
南都:你在不久前應邀參加大英博物館“明:改變中國的五十年”,并出席了之后學術研討會。請談談展覽的整體情況。
尹吉男:展覽主要涉及明代的文化交流,強調(diào)跨地域的一種國際性關系。它不是一個完全民族主義的展覽,而是一種交互式、開放式的敘述。這個時期,明代跟外部世界的關系是更為密切的,而非人們想象的是封閉的帝國。鄭和下西洋只是一個事件,還有很多文化交流,比如陶瓷貿(mào)易等。
有一位學者講到,在肯尼亞的海域發(fā)現(xiàn)了一艘沉船,沉船當中有大量中國明代的瓷器,說明那時候是有國際性貿(mào)易的。中國與中東地區(qū)的關系,與韓國、日本的關系,在展覽里也有體現(xiàn)。比如浙派畫家的風格,對韓國日本是有影響的。
還有一些關于使節(jié)來往的記載。展覽里展出了一件倪謙的手跡。倪謙是翰林侍讀學士,曾經(jīng)代表大明帝國出使李氏朝鮮王國。這件手跡是倪謙與韓國大文人成三問之間的詩文唱和,從韓國的中央歷史博物館借來一件文物。倪謙在出使朝鮮的使節(jié)當中,是級別比較高的一個文官,他在科舉時是探花出身,當時也是位很有名的詩人。他和李氏朝鮮赫赫有名的文人成三問、申叔舟、鄭麟趾等人都有交誼。近年出版過一本《足本皇華集》,里邊就有成三問、申叔舟、鄭麟趾和倪謙的詩文酬唱。
這個展覽也不是純粹的美術展,而是一個有美術品參與的歷史性展覽。但是歷史也有很多視角,有建筑史、陶瓷史、航海史、軍事史、政治史,甚至還有宗教,有一些佛教、道教方面的繪畫。特別是在湖北地區(qū)出土的藩王墓,里邊有帶宗教因素器物。這次也請了湖北省博物館的研究員院文清討論藩王墓里所反映的宗教信仰問題。
南都:展覽題目是“改變中國的五十年”,改變體現(xiàn)在什么方面?
尹吉男:這是有爭論的一個問題。策展人的意思是,中國的概念、中國的形象,對西方來講,在大明的前五十年里發(fā)生了重要的改變。如果這五十年不是開放的,國際上就不知道中國是怎樣的國家。由于跟中國有交往,特別是關于瓷器貿(mào)易,瓷器的英文名china都跟中國有關。從策展人角度講,對西方來說這是改變中國的五十年。“改變中國”不是(指)中國自身改變,而是西方人改變了對中國的看法。以前西方人只知道蒙古,不知道中國。因為蒙古是個大帝國。但明朝是一個漢族政權的獨立存在。
批評者從中國內(nèi)部角度來看,認為明朝的前五十年對于中國并沒有什么改變。它并不像唐宋發(fā)生的變化,批評者會認為,宋代是一個更偉大的朝代。四大發(fā)明中有三大發(fā)明是在兩宋出現(xiàn)的。而且,它最早奠定了中國的文官政治,特別是科舉制度。既然如此,為什么不做一個大宋的展覽,而做一個大明呢?這是一個爭論。
南都:你在研討會上發(fā)言的主題是什么?
尹吉男:2001年的時候,大英博物館也開了一個類似的研討會,關于顧愷之的《女史箴圖》。我在那個會上做過發(fā)言,他們印象極其深刻。今年這個會的靈魂人物還是柯律格,所以他再度邀請我去參加。
我研究課題,不會單純從繪畫史、文化史或政治史的角度,我會將這些交織起來,找一種新的敘述方式。我討論的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張畫,這次展覽也展了其中的一個本子,即《杏園雅集圖》,它是明代宮廷畫家謝環(huán)的一張畫。
這個作品有兩個本子,一個是這次大英博物館展出的、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的藏本,它原是晚清大藏家翁同龢家藏,翁同龢侄孫翁萬戈在美國做教授,這張畫原來在翁萬戈手里。我不知道是賣給了大都會博物館還是捐了。但我主要討論的不是這張畫,因為我傾向于認為這張畫不是真的。
另外一個本子是鎮(zhèn)江博物館的館藏。鎮(zhèn)江博物館這張原件也未必是真的,但它有可能從另外一個更可靠的本子臨摹過來。美國國會圖書館收藏了一套版畫,是明代中期印的,叫《二園集》。在《二園集》里有兩張雅集圖,其中比較重要的一張就是《杏園雅集圖》,那張《杏園雅集圖》的構(gòu)圖和人物的順序,跟鎮(zhèn)江博物館的館藏是一致的。
我主要討論這兩張畫之間的共同模式。我覺得模式很重要。我們雖然不能說哪張畫絕對是真的,但這個模式是真的,真的模式反映出問題,是藝術史與政治史和人物畫史三者的關系。演講的題目叫《政治還是娛樂?———從杏園雅集圖看江西文官集團與浙江畫家的關系》。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盛世明朝 大英博物館 明:改變中國的五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