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故宮博物院慶89歲生日:多措施恢復原貌以利參觀
修復石子鋪成的花紋圖案。
園內通行空間翻倍
作為經典景觀和節(jié)假日“堵點”的御花園,此前被選為試點嘗試展開了9項環(huán)境提升工程。單霽翔表示,要通過一系列‘組合拳’,使御花園回歸古典園林之美。御花園試點成功后,明年將在全院推廣其環(huán)境整治、景觀恢復取得的經驗。
單霽翔介紹,原來御花園內的護欄形式多樣且數(shù)量較多,造成大面積用地的閑置,影響了觀眾活動空間,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安全隱患。故宮博物院經過反復研究,決定拆除多余不規(guī)則護欄,對于石雕、盆景、假山石等室外文物,或采用綠植進行軟隔離,或以石欄桿作圍擋,整體提升古典園林的文化氛圍;同時,將在石子路兩旁裸露的土地鋪上防護透水板材,減少對于石子路面的磨損。
據(jù)介紹,目前御花園內通道面積增加到5600平方米,較原來翻倍,大大增加了觀眾的參觀空間。
在園林部門的指導下,園內的樹坑將墊以防腐木板,使其得到更好的生長空間,從而實現(xiàn)對古代園林樹木的保護。同時,還將整合觀眾休息區(qū)域,花壇四周將做成防腐木路椅,讓觀眾更加有尊嚴地休息。這些做法將在明年推廣至整個紫禁城。
堆秀山
水法景觀修復再現(xiàn)
“五、四、三、二、一,噴水!”昨天,單霽翔領著記者走到堆秀山前,當喊到最后一聲,紫禁城中現(xiàn)存唯一的一處水法噴泉景觀在停滯了20多年后重現(xiàn)。
這處水法噴泉景觀位于堆秀山山前左右兩側獅子背上。據(jù)記載,乾隆初年,堆秀山前增設水法,利用山勢制作噴泉景觀。水法運轉之時,需要預先在堆秀山山腰上的幾口銅缸內貯水,利用山勢,水自山內管道輸送至山下的兩座石缽,再從其上的蟠龍口中噴出。這項水法工程先后歷時一年之久,可謂建造不易,而水法的日常運轉和維護則更難。清朝末年,國家內憂外患,對這一費時費工的景觀便無暇維護。
1952年,為迎接國慶曾改變原來銅缸貯水的做法,利用自來水管道,重新設計了上下水和排水方案。噴泉恢復后,因維護不便,也時停時用,至今已有20多年停滯。
恢復景觀
乾清門廣場
乾清門廣場是紫禁城外朝和內廷的分隔界,目前已展開第三次大修。工程計劃今年完成廣場東側地面的翻墁工程,將廣場水泥地面磚全部更換為傳統(tǒng)的大城磚半磚直柳葉地面。屆時,乾清門廣場將整體恢復歷史原貌。
據(jù)了解,在此次修繕工程中,故宮一改以往用鐵皮圍擋進行修繕的做法,首次學習巴黎圣母院的修繕經驗,進行“開放式修繕”,改用綠色安全密目網(wǎng)或低矮的可透視圍擋將修繕空間與參觀空間進行分隔,邊修繕邊展示,觀眾路過修繕區(qū)時可以一并了解到古建筑傳統(tǒng)修繕工藝的精妙。單霽翔對此表示,修繕記憶本身就是非物質文化遺產,開放式修繕有利于官式古建營造技藝的傳承與保護。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故宮博物院 生日 恢復原貌 參觀 單霽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