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聚·焦點聚·焦點
93歲史超筆上憶崢嶸 曾獲鄧小平鼓勵:有氣勢
原標題:筆上憶崢嶸
到延安時,史超還不滿18歲。那時候,他與11位同道,走了720里地,從西安奔到了延安。
如今,93歲高齡的史超回憶起初到延安的光景,還清晰如昨。當時,延安叫膚施,是個很小的地方。夸張點兒說,站在城中間一喊,四下都能聽見。
“七七事變”后,史超放棄北京的學業奔赴西安,先在安吳堡青訓班接受培訓,后被派到河南周家口從事地下黨工作。1938年,史超被派往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學習。到了延安,抗大的人給安排了住處,就是在老百姓的平房里,地上鋪著草,大家睡在草上。史超因為進來得晚,沒有鋪位了,索性就睡在一張八仙桌上,他的個兒高,只好蜷縮著。
在屋子里“窩”了三天,史超覺得該出去走走了。在哪兒能見到毛主席?人們告訴他:向北走,北城靠東的地方有個小教堂,去那里就能看到了。史超記得那天街上的人很少,還沒有走到小教堂,就遠遠看到了毛主席。想到人們說可以找毛主席簽字,他就拿著自己的青訓班紀念冊走上前去。毛主席十分平易近人,拿出筆,給他寫下了一句“學習,學習,再學習”。
抗戰時期,史超一直輾轉于晉察冀前線,并先后在軍政學院、延安大學、魯迅藝術學院學習。1945年,時任晉冀魯豫軍區政治部文工團副團長的他開始了文學創作。到了1949年4月,渡江戰役即將開始。這一天,鄧小平同志讓警衛員把擔任宣傳科科長的史超叫了過去,對他說:“部隊都快打過長江去了,連個過江的歌都還聽不見,你這個宣傳科長怎么當的!”史超自知失職,連連檢討,并保證在兩天之內讓部隊唱起來。小平同志叮囑他:要好好寫,唱起來要雄壯有力。
戰爭年代,史超寫東西的習慣是找一個馬圈躲進去,清靜,特別是冬天,馬糞散發出的熱氣還能烘手,不至于冷得握不住筆。點亮一盞小油燈,開始寫歌詞。槍林彈雨中走過來的人,靈感來得快,不到半夜,歌詞就寫出來了,簡潔明快,飽含激情,史超頗為滿意。他跑回屋里,把睡得正甜的吳毅從床上拽了起來。吳毅作曲在二野是有名的,他的創作習慣也是“進馬棚”。天剛放亮,手風琴聲從馬圈里傳出,曲子已經譜成。史超趕來一聽,不由拍起手來,興奮地說:“這首歌就叫《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怎么樣?”
歌曲一夜譜成,史超說不出的舒暢。他立即起草教唱通知,將新歌印發至部隊,并交就近的警衛連率先唱起來。
這時警衛員來了,告訴史超鄧政委找他。史超提前完成了任務,自然腳步邁得輕盈。進了屋,正在批閱文件的小平同志撂下筆,抬眼看著史超,幾秒鐘沒說話。“警衛連唱的是什么歌子?”“是渡江歌曲《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報歌名時,史超特地提高了嗓門。但小平同志不滿意,說這歌子聽上去簡直是老和尚念經嗡嗡嗡,無精打采。
史超愣了,歌曲節奏很強烈,怎么會是“嗡嗡嗡”呢?為了弄清楚事情的真相,他馬上跑到了警衛連,想聽一聽戰士們到底唱得怎么樣。這一聽之下,才發現可不是嘛,說是老和尚念經,一點兒都沒說錯。原來,那時候的指戰員文化程度不高,把握不好歌曲的節奏。于是,史超請來了吳毅,吳毅一教,大家很快都會了。
第二天,警衛員又來找史超,讓他馬上去見鄧政委。小平同志顯然已經知道了情況,這一次,他給予史超熱情的鼓勵:“很好!有氣勢,趕快發下去,讓戰士們唱起來!”
從那以后,史超筆耕不輟,還創作了電影文學劇本《秘密圖紙》《五更寒》,參與創作了《大決戰》,與人合作了話劇《東進!東進!》,還撰寫了電視劇本《強盜的女兒》……如今,他依然沒有停止努力的腳步,正在創作電影文學劇本《水上飛魚》和長篇小說《一代人》。
對于史超來說,戰場上的硝煙早已消散,而曾經的浴血奮戰、歲月崢嶸,卻已深深地鐫刻在他的生命之中,化作他筆下的人物與故事,閃耀著英雄的榮光,也延續著歷史的記憶。
史超,生于1921年,江蘇徐州人,中共黨員,劇作家。1938年參加八路軍,歷任總政組織部秘書,總政文化部創作室創作員,八一電影制片廠編劇等。著有《擒匪記》等中短篇小說數十篇,話劇、歌劇劇本《揭開面紗》《勝利路上》(合作)等7部,電影文學劇本《云霧山中》《五更寒》《秘密圖紙》等24部,電視劇劇本《千磨萬擊》等3部。
編輯:羅韋
關鍵詞:史超 延安 鄧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