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政協動態
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美麗新寧夏貢獻智慧和力量
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協2022年工作回眸
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
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
美麗新寧夏貢獻智慧和力量
2022年,自治區政協準確把握專門協商機構性質定位,聚焦黨政中心任務和人民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深入協商、積極建言。
高質量完成協商計劃。自治區政協堅持協商議題實施前召開開題會、把每個議題細化為若干子題目后由主席會議成員牽頭開展“解剖麻雀”式調研、重點議題開展三級聯動或會同研究機構共同研究、專業性較強的議題召開專家協商會等工作機制,力求深度協商、精準建言。2022年,聚焦推動先行區建設,召開2次專題議政性常委會會議,圍繞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和綠能開發、綠氫生產、綠色發展調研議政;緊扣民生關注,召開7次專題協商會議,就助推基礎教育質量提升等內容開展專題協商;著眼于自治區“十四五”規劃和第十三次黨代會部署,圍繞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等9個議題深入開展民主監督。7份協商報告被自治區黨政領導批示,部分建議被自治區相關部門采納。
積極開展靈活多樣協商。在開好全體會議、專題議政性常委會會議和專題協商會議的基礎上,采取更加靈活、更為經常的協商方式,全年開展對口協商13次、界別協商10次、提案辦理協商56次、“有事好商量”協商11次,助推相關部門解決了一批事關群眾生產生活的實際問題。
做好提案和社情民意工作。全年收集提案742件,立案525件,辦復率99.14%。聚焦黨政中心工作和群眾反映強烈突出問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2022年共收到信息1858篇,以《社情民意》采編186篇、以《寧夏政協信息》采編101篇,其中4篇被全國政協信息局采用,3篇被自治區領導批示,部分建議被相關廳局采納。
加強政協文史工作。召開全區政協文史工作座談會,提出要圍繞重大事件、重要領域、重要代表人物進行選題,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加強組織領導形成工作合力,切實推動政協文史工作高質量發展。制定《政協寧夏回族自治區委員會文史資料工作辦法》,推動文史資料工作制度化、規范化。
制度是做好工作的基礎。自治區政協在前幾年制度建設的基礎上,2022年對11項不符合新時代要求的制度進行了廢止,對《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寧夏回族自治區委員會專門委員會通則》、政協界別和委員履職考核辦法等8項制度進行了修訂,新制定了《自治區政協關于在鄉鎮(街道)做好三級政協委員聯絡小組工作的指導意見》《政協寧夏回族自治區委員會推進提案公開工作的規定》等5項制度。目前,本屆政協已按計劃全部完成了制度的廢改立工作,構筑起了自治區政協制度體系的“四梁八柱”。
廣泛凝聚共識
匯聚團結奮斗的強大合力
2022年,自治區政協堅持把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廣泛凝聚共識融入政協履職全過程,切實做到建言成果、思想收獲一體設計、一體實現。
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在堅持學習引領的基礎上,積極開展政協委員讀書活動,建立“《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線上讀書群,開展議政類讀書活動60余次。組織委員積極參加全國政協第九期委員讀書活動,在全國政協讀書智能平臺“建設美麗新寧夏”讀書群委員發言2.73萬條,組織線上讀書交流會29次。深入開展政協黨組成員聯系專委會分黨組、專委會對應界別、黨外委員,黨外副主席聯系專委會,黨員委員聯系黨外委員,以及在會議、調研等履職活動中走訪看望委員活動。一年來,政協黨組成員共聯系委員400余人次,與委員開展談心談話150余人次。
廣泛凝聚共識。組織少數民族界、宗教界委員在銀川、石嘴山兩市開展視察活動,通過“看發展、觀變化、增信心”匯聚同心共筑中國夢的強大合力。組織港澳委員赴安徽、廣西以“傳承優秀傳統文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題開展國情教育活動,增進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認同。
積極傳播共識。舉辦“當代寧夏移民歷史”展覽,編寫《當代寧夏移民歷史概述》《當代寧夏移民歷史研究》《當代寧夏移民歷史回憶錄》,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添火加力。舉辦“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實踐在寧夏”主題展覽,充分展示自治區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建設成果,生動反映全過程人民民主在寧夏的探索實踐。充分發揮委員大講堂、界別委員工作室等機制化平臺作用,認真做好解疑釋惑和正面引導工作,最大限度凝聚共識、匯聚合力。開展委員大講堂6期,5個委員會客室開展活動22次,25個界別委員工作室開展活動37次,9個專委會按界別聯系社會組織39個。
加強政協自身建設
努力提高履職能力和水平
自治區政協堅持把加強“兩支隊伍”建設擺在政協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不斷夯實履職基礎、強化履職能力、提升履職實效。
加強委員隊伍建設。舉辦自治區政協委員學習培訓班,270多名委員參加培訓。嚴格落實政協界別和委員履職考核辦法等制度規定,表彰了24名十一屆自治區政協優秀履職委員。開展2022年度履職考核工作,梳理自治區政協委員五年履職考核情況,為推薦繼續提名委員提供依據。
加強機關干部隊伍建設。將開展“努力把機關干部培養成為組織政協協商的專家”活動作為全年機關建設的主題,統攬機關各項工作。圍繞“發揮人民政協專門協商機構作用”等5個專題在機關開展學習研討。安排機關干部分批次參加市縣(區)政協領導干部培訓班,開展機關干部大講堂、青年理論學習小組等活動。通過全覆蓋、多層次、高密度專題學習研討,機關干部理論水平明顯提高,服務政協履職的能力進一步提升。
加強對市縣政協工作的聯系指導。圍繞“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為先行區建設提供人才支撐”議題開展區市縣(區)三級政協聯動調研、聯動協商。舉辦全區政協領導干部培訓班,對市縣政協主席會議成員、辦公室主任、專委會主任及自治區政協機關干部共410人進行了全員系統培訓。組織辦公廳、各專委會14名廳級(處級)領導干部圍繞“政協是什么、干什么”“強化責任擔當、做合格政協委員”“正確使用履職通、提升委員履職效能”3個專題,為市縣(區)新任委員培訓提供幫助。
固化工作經驗成果。全面梳理總結本屆自治區政協在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發揮人民政協專門協商機構作用等13個方面90項工作創新做法,機關各處室、辦公廳、專委會和主席會議自下而上召開務虛會,深入總結經驗、分析不足、明確思路。編印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論述篇、認識篇、做法篇、制度篇、案例篇5本內部學習資料,傳承發揚工作中好的經驗、好的做法,為新一屆政協提供參考。
宏偉藍圖催人奮進,人民政協使命光榮。2023年,自治區政協將以更加昂揚的精神狀態、更加務實的工作作風,為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繼續建設經濟繁榮民族團結環境優美人民富裕的美麗新寧夏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編輯:張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