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要聞 要論 協商 統戰 黨派 委員講堂 理論 人事 社會 法治 視頻 文化

首頁>專題>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要聞

"中華文明探源·何以中國"之發現篇⑨ | 學科融合:讓考古變得更加精準、安全、高效

專訪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青海都蘭熱水墓群2018血渭一號墓項目負責人韓建華

2022年11月10日 08:50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記者 王慧峰

多學科合作,近年來考古新發現的一個共同特點。

從傳統的“手鏟釋天書”,到各種“黑科技”大顯身手,科技成為考古發展的新動力、新引擎。近年來,各個前沿學科深度參與考古田野調查、勘探、現場發掘、資料整理與研究分析、文物保護的全過程,跨學科研究、多學科攜手的趨勢與效果日益彰顯,“中華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國”成果多點開花,中國的歷史軸線不斷被拉長。

溯源之外,不少考古項目在學科融合中也推進了對中華文明內部交流的研究。其中,青海都蘭縣熱水墓群2018血渭一號墓的考古發掘,就被視作多單位、多學科合作的成功典范,還因其田野發掘的科學性、系統性以及突出的學術價值入選2020年度的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哪些學科參與?這些學科的介入對考古而言意味著什么?我們充滿好奇。

新聞眼用圖1(1476933)-20221110084411

2022年9月16日,國家文物局“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重要工作進展會在北京舉行,河南洛陽二里頭夏代都城布局有了新探索:新發現了更多道路及兩側墻垣,或為后期城市布局“里坊制”的雛形。二里頭遺址是公認的迄今為止我國自然科學等相關學科介入最多的一個遺址。張怡熙 攝

“小處著手,大處著眼”

地處柴達木盆地東南沿的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蘭縣,是絲綢之路青海道的重鎮。

40年前,位于都蘭縣熱水鄉境內察汗烏蘇河兩岸的熱水墓群被發現,其中就包括著名的血渭一號墓,出土了大量文物,有力地證明了從北朝至隋唐時期,青海道是絲綢之路上的一條重要干線,都蘭則是東、西方貿易的中轉站。

記者:相比青海都蘭熱水墓群血渭一號墓,小說《鬼吹燈》里以其為原型虛構而成的“九層妖樓”可能更為出名。我們好奇,這是一處怎樣的墓葬遺址?

韓建華:青海省位于黃河上游,許多中國古代豐富文明集聚于此。1982年,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許新國和同事到都蘭調查巖畫,夜宿在魯斯溝藏民達洛家中,從達洛口中得知察汗烏蘇河的對岸有許多古墓葬,這就是著名的熱水墓群。歷時四年發掘,這里出土了大量罕見的精美文物和遺跡,在當時引起了國內外學術界的轟動。經考古確認,這是一處6至8世紀的重要墓葬群,為我們揭開了絲綢之路河南道被塵封的一段歷史。

至于大家所說的“九層妖樓”,實際是1982年發掘的墓群中一座編號為“血渭一號墓”的規模較大的墓葬。

記者:您之前一直在洛陽進行隋唐洛陽城考古,是什么機緣讓您參與到都蘭熱水墓群的考古發掘工作?

韓建華:事實上,我是趕鴨子上架,接受了這個任務。

幾十年來,熱水墓群出土的金銀器、玉器、絲織品備受海內外收藏家的青睞,也讓無數的盜墓賊蠢蠢欲動。2018年“3·15熱水墓群被盜案”震驚全國,涉案文物達到646件,雖然案件最終告破,文物都成功追回,但對這一墓群的考古工作迫切地再次提上了日程。

2018年6月,我接到上青藏高原的通知,針對2018年被盜墓葬進行搶救性發掘,也就是大家現在說的2018血渭一號墓。

記者:現在回看總結,可以說2018血渭一號墓的發掘將各種各樣的科技考古手段、先進的考古理念均應用到實踐之中。發掘之初是如何考慮的?

韓建華:2018血渭一號墓的搶救性發掘是在國家文物局、中國社會科學院、青海省政府三方共建“熱水墓群考古和文物保護研究基地”框架協議下開展的,最初就強調要加強統籌規劃和科學布局。簡單說就是“小處著手,大處著眼”。

熱水墓群幾十年來的考古發掘幾乎都是搶救性發掘,文獻資料不充裕,學術研究也不足,并且缺乏系統規劃,這從墓葬編號的混亂就可見一斑。在梳理了熱水墓群37年的考古發掘歷程后,我認為熱水墓群可以嘗試采用聚落考古的方法來進行,也就是以被盜墓葬發掘為切入點,將熱水河兩岸都納入考古工作的范圍,遵照大遺址考古工作規范,建立統一的分級控制網和記錄系統。

編輯:張佳琪

01 02 03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最新精品露脸国产在线 | 亚洲欧美另类久久久精品能播放的 | 欧美综合精品专区 | 视频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 亚洲人成电影手机在线播放 | 婷婷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