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政協動態
奏響“黃河大合唱”的政協音符
內蒙古自治區政協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側記
通訊員 菅海霞
近日,在全國政協支持下,內蒙古自治區政協主辦的沿黃九省(區)政協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協商研討第五次會議以視頻形式召開。會議以“加強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助推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展開研討。
自治區政協副主席羅志虎發言時說:“內蒙古將沿黃地區45%的國土面積劃入生態保護紅線,對工業園區進行優化調整,將56個園區整合為33個,規劃面積壓減近40%。明確‘兩個基地’建設必須服從服務于生態安全屏障建設,對與生態環境保護相沖突的產業項目堅決擋在門外。”
黃河流經內蒙古7個盟市、840多公里,滋養著全區一半人口的生產、生活,為這片土地帶來無限生機和希望。十二屆內蒙古自治區政協把沿黃地區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作為履職重點,在國家發展大局中體現政協擔當。
助力:積極響應重大國家戰略
時間的指針撥回到2018年。在全國政協推動下,沿黃九省(區)政協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協商研討第一次會議召開,內蒙古自治區政協與其他沿黃省(區)政協反復溝通協商,形成《將黃河生態帶建設列入國家戰略規劃》的聯名提案,并在2019年全國兩會期間向全國政協提交。全國兩會后,國家11部委組織3個調研組趕赴黃河流域九省區開展調研。
2019年,內蒙古自治區政協立足沿黃地區草原、沙漠、森林、湖泊等生態資源多樣性是自治區重要的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地區實際,聚焦“加強沿黃生態帶保護與建設”,開展對口協商調研,就呼包鄂沿黃生態廊道建設、烏梁素海保護與“天賦河套”區域品牌建設提出具體建議。自治區黨委和政府主要領導批示,要求自治區相關部門和沿黃各盟市認真研究,推動自治區沿黃地區生態保護和建設工作。
2019年9月,國家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在鄭州召開,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
黃河的保護與發展打開新篇章。
融入:奏響“黃河大合唱”政協音符
2020年初,內蒙古西部地區正是乍暖還寒時候,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初步成效,各地有序復工復產,國家和自治區“十四五”規劃和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編制工作正在緊張進行。
“要趕在國家和自治區規劃編制完成前,把政協的意見建議反映上去。”內蒙古自治區政協黨組強調。隨后,“推動沿黃地區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專題議政性常委會協商調研活動緊鑼密鼓地啟動。調研組分赴沿黃7個盟市,青海、甘肅、寧夏等省(區),踏訪企業、水利樞紐工程、農田林地、污水處理廠,聽黨政領導、學者、企業家、技術人員、普通市民、農牧民、個體私營業主擺實情、查問題、提建議。
“實施好各項保護和治理措施,對水土流失地區以小流域為單元綜合治理,維護和增強區域水土保持功能和水源涵養功能。”
“整合工業園區、調整結構、提升產業層次,以水定產,適當引進延鏈補鏈項目。”
“提升水利工程水平,加強蓄滯洪區建設,緩解黃河凌汛壓力,提高防洪抗險能力。”
政協委員、智庫專家、有關部門、相關盟市集思廣益,紛紛從黃河之“綠”、黃河之“興”、黃河之“安”等方面提出意見建議。調研報告形成之際,正值自治區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編制形成階段,政協履職更顯擔當作為。
2021年內蒙古政協以“西部沙區生態保護和產業發展”為專題協商議題,今年又圍繞“水資源集約節約利用”議題,開展三級政協聯動調研協商,連續聚焦沿黃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生根: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行穩致遠
2019年內蒙古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強調:“堅決扛起保護母親河歷史重任,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這一重大國家戰略在我區落地生根。”
自2019年起,內蒙古政協將“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作為中長期課題,精心制定工作方案,與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沙漠林業實驗中心等科研院所溝通聯系,搭建數據庫,每年邀請區內外專家與政協委員共同開展調查研究、視察考察、界別活動,持續深化研究。通過對沿黃流域各類資源、數據的分析,先后形成《系統破解“缺水”難題 推動內蒙古沿黃地區高質量發展》《對內蒙古黃河流域生態脆弱區人工林建設思考建議》等7期社情民意信息,報送自治區黨委。
自治區政協副主席其其格在研討時建議:“精準調度,優化全流域水資源配置,全面實行取用水計劃管理,精準計量,合理配置區域行業用水。按照豐增枯減原則,在不超計劃、不超總量指標的前提下,在豐水年將增加的水用于沿岸生態建設,實現‘藏水于草、藏水于沙、藏水于湖’。”
金秋時節,行走黃河兩岸,牛羊肥壯,農田里一派金黃,豐收的喜悅洋溢在農牧民臉上;走進企業工廠,處處是繁忙景象,工人們干勁十足。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政協行動一如既往、未來可期。
《 人民政協報 》 ( 2022年11月07日 第 01 版)
編輯:張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