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政協動態
全國政協委員、重慶市政協副秘書長王濟光:為國履職、為民盡責,是無上的幸運和榮光
“這無疑是對我履職的一次極大鼓勵和鞭策。”
在公布的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優秀提案和先進承辦單位名單中,全國政協委員、民建中央委員、重慶市政協副秘書長王濟光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期間提交的《關于加快推動長江經濟帶生態文明建設法治化進程的提案》榜上有名。
“長江經濟帶”是王濟光長期追蹤的一個命題。他坦言,之所以能夠持之以恒關注長江經濟帶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既與自身工作在長江上游的重慶、對長江生態有著深沉感受有關,也有賴于黨中央部署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為我國區域協調發展提供了多重機遇,更是新時代賦予政協委員的履職責任和使命擔當。
2015年全國兩會期間,有媒體記者向當時從事地方口岸管理工作的王濟光拋出“長江經濟帶建設亟須建立區域間利益沖突化解機制”這一話題,正是這次采訪促使他開始思考: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關系國家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作為駐渝全國政協委員應當發揮優勢、加強調研、關注長江、持續用力。
為此,王濟光在2016年全國兩會上提交了“筑牢長江上游綠色生態屏障,讓中華民族母親河永葆生機活力”“走好長江經濟帶建設的綠色發展之路”的大會書面發言和“發揮好長江水運口岸開放平臺作用、建設長江經濟帶綜合立體交通走廊”的提案。此后,每年全國兩會期間,他都會把長江大保護問題作為履職重點,提交提案、大會發言和社情民意信息。
“長江生態保護形勢的嚴峻性曾經對我產生過極大觸動。”在多年調研過程中王濟光發現,加強長江經濟帶生態文明建設還面臨著多方面的制度性、機制性難題。在對長江流域的主要省份進行了各有側重的調研、考察和咨詢后,王濟光交出了分量十足的《長江經濟帶生態文明建設的法律思考》調研報告,并于2019年6月份在長江經濟帶省市政協“共抓長江生態環境保護、共推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重慶研討會上進行了交流。此后,又在民建中央經濟形勢分析會上征求意見并作反復修改完善,最終形成了提交全國政協十三屆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的《關于加快推動長江經濟帶生態文明建設法治化進程的提案》。
提案提出后,作為提案辦理單位的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高度重視,多次通過電話、郵件和王濟光溝通辦理情況,傳遞相關建議在完善長江保護法草案過程中的采納情況。
王濟光坦言,提案從萌芽到幼苗再到開花結果,令他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人民政協事業之于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的重要作用和社會主義協商民主作為全過程人民民主重要形式的巨大優越性。
榮譽之下,是分量更重的責任。1997年,作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博士服務團”的一員,風華正茂的王濟光毅然奔赴重慶掛職鍛煉,并從此扎根長江江畔。“生逢偉大的變革時代,能有機會為國履職、為民盡責,是一名政協委員無上的幸運和榮光。”王濟光感嘆道。
編輯:張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