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要聞 要論 協商 統戰 黨派 委員講堂 理論 人事 社會 法治 視頻 文化

首頁>要聞

立足實業科技賦能立體推進——從集體采訪中看兩個能源大省轉型新方向

2022年10月25日 16:54  |  作者:李元麗  |  來源:人民政協報 分享到: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立足我國能源資源稟賦,堅持先立后破,有計劃分步驟實施碳達峰行動。深入推進能源革命,加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積極參與應對氣候變化全球治理。

在10月18日15時舉行的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新聞中心第一場集體采訪上,山西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張吉福和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常委、自治區常務副主席黃志強談及能源問題時,分享了各自的實踐與舉措。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兩個能源大省轉型新方向。

山西:“兩個轉型”奠基礎

在談及如何推進產業轉型和數字轉型時,張吉福表示,去年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將產業轉型作為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中之重,鮮明提出產業轉型的“兩個方面”。經過近一年的實踐,證明這一思路是符合實際的。今年以來,山西的規上工業增速一直保持在兩位數,排在全國前列,特別是戰略性新興產業增速大幅領跑、勢頭強勁。 據張吉福介紹,面對新的形勢要求,特別是疫情條件下數字技術發揮的重要作用在產業中越來越突出,山西省委把數字轉型與產業轉型擺到同等重要的戰略位置,把同步推進“兩個轉型”作為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主攻方向,作出全面部署。

具體來講,一是產業轉型。一方面改造提升傳統優勢產業,另一方面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變“一煤獨大”為“多業支撐”。二是數字轉型。統籌推動“四化”,即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數據價值化和治理數字化,實現數實融合、數智賦能,把山西打造成全國能源領域數字化轉型排頭兵和中西部地區數字經濟創新發展新高地。張吉福說,山西將在能源領域發揮優勢、率先突破,推動能源領域“五個一體化”。即煤炭和煤電一體化發展、煤電和新能源一體化發展、煤炭和煤化工一體化發展、煤炭產業和數字技術一體化融合發展、煤炭產業和降碳技術一體化推進,加快實現煤炭由燃料向原料、材料、終端產品的轉化。這也是能源革命綜合改革的重點。

對于山西如何做好增產保供的問題,張吉福表示, 山西是煤炭大省,是全國重要的能源基地,一直以來承擔著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重大使命。黨的十八大以來,累計產煤百億噸,占全國的1/4,其中,外調量64億噸,占省際調出量七成以上。去年,產煤11.93億噸,占全國1/3,同比增產1.13億噸,占全國總增量2/3,產量和增量均居全國第一。由此可見,山西為保障全國能源安全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今年以來,山西在保證安全生產的前提下,加快產能釋放,加強生產調度,加強對中長期合同的履約監管,強化運力保障,全力完成國家下達的煤炭增產保供任務,確保價格保持在合理區間。今年1-9月,產煤9.77億噸,增長10.5%。其中,外調煤量5.56億噸;電力外送923.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2.7%。從這些數字可以看出,山西為確保國家能源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撐。“當前,山西煤炭產能利用充分,產量儲備充足,電力供應充裕,請大家放心,我們有信心、有能力、有決心做好能源增產保供工作,為保證國家能源安全貢獻更多山西力量。”張吉福如是說。

內蒙古:“追風逐日”不停歇

“過去談到內蒙古更多的是提到‘羊煤土氣’,現在新能源成為我們新的增長點,這也是習近平總書記為內蒙古謀劃的能源基地里面的重要組成部分。內蒙古發展新能源可謂是得天獨厚。”談及內蒙古能源轉型時,黃志強表示,打個形象的比方,我們叫“頭頂有風光”“腳下有煤炭”“手中有電網”。所謂“頭頂有風光”,內蒙古擁有全國57%的風能資源,超過21%的太陽能資源,資源豐富;所謂“腳下有煤炭”,目前火電還是最好的調峰工具,內蒙古大量的煤炭資源加上龐大的火電機組,就為下一步新能源大規模并網接入提供了基礎和前提;所謂“手中有電網”,內蒙古擁有相對獨立的蒙西電網,電網的存在為新能源的接入、為探索新型電力系統提供了先行先試的機會,在全國可以探探路子。同時,內蒙古距離負荷中心—京津冀、長三角比較近,成本優勢明顯,內蒙古新能源優勢非常獨特。

在“追風逐日”過程中,可以用五個詞來概括內蒙古的工作。黃志強表示,一是目標引領。去年自治區黨代會明確了“兩超過”“兩率先”的目標。“兩超過”就是到2025年,新能源裝機要達到1.35億千瓦以上,新能源裝機要超過火電裝機;到2030年,新能源發電量要超過火電發電量。所謂“兩率先”,就是在全國率先建成以新能源為主體的能源供給體系,率先在全國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二是規劃先行。我們陸續出臺了新能源發展規劃、電網配套規劃以及調峰布局規劃。三是外送基地化。高標準規劃百萬和千萬千瓦級的外送基地,特別是今年按照國家的規劃,在內蒙古將實施千萬千瓦級的沙漠、戈壁、荒漠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整個工作正在有序推進。四是本地消納場景化。我們避免傳統的發電賣電模式,重點規劃了風光制氫、源網荷儲、零碳產業園區、自備電廠綠電替代等應用場景,通過場景的引入讓新能源發電和負荷側自求平衡,這樣最大程度來消納新能源。五是全產業鏈發展。我們聚焦風、光、氫、儲四大產業鏈,上游發展裝備制造業,下游延伸發展制綠氫、綠氨等綠色化工產業,同步協同推進研發創新、運維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


本報記者 李元麗

《 人民政協報 》 ( 2022年10月25日   第 07 版)


編輯:付振強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欧洲精品污网站在线观看 | 在线的Av免费观看 | 在线视频二区亚洲精品 | 中国少妇性爱视频免费的 |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在线v日本 | 午夜免费视频国产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