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資訊 宏觀 金融 行業 國企 民企 人物 新資訊

首頁>經濟>資訊

“小巨人”有集群

——江蘇蘇州市專精特新工作管窺

2022年04月08日 09:39  |  作者:江迪 通訊員 王晟 宋桂昌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編者按: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明確提出“著力培育‘專精特新’企業”。“專精特新”,正在成為當前的產業熱詞。

根據2016年工信部發布的《促進中小企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中提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工程,鼓勵專業化發展、鼓勵精細化發展、支持特色化發展、支持新穎化發展”。

當前,我國已形成從市級“專精特新”企業、省級“專精特新”企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國家級重點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到制造業單項冠軍的5個層級“專精特新”認定體系。工信部已經認定并發布三批4000余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這些“專精特新”企業為何身懷絕技,憑什么能“獨步江湖”,他們的“功夫”是如何練成的?

周刊現開設特別關注“專精特新”專欄,深度訪談這些具有“獨門絕技”的企業,分享他們在“專精特新”道路上的探索與實踐。

勇于創新 自加壓力

實干苦干 良好環境

費孝通先生生長在蘇州吳江。如今,一批批吳江企業家傳承和弘揚費老“志在富民”思想,崇文厚德、堅毅勤勞、誠信務實,推動企業發展和民生改善。

2021年,在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的第三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中,江蘇凱倫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榜上有名。這讓吳江區政協委員、江蘇凱倫建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錢林弟倍感自豪。

“從創業期到成長期,再到成熟期,十年時間里,江蘇凱倫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已成長為市值逾百億元、產值20億元的防水行業頭部企業,并在一定程度上引領著防水行業的發展。”回顧企業的發展歷程,錢林弟深有感觸:是創新意識、敢為天下先的勇氣和只爭朝夕的緊迫感、腳踏實地的實干苦干精神,當地良好的營商環境共同成就了企業的不斷發展壯大。

凱倫股份是一家集防水材料研發、制造、銷售及施工服務于一體的民營企業。企業初創時,中國基礎設施建設邁入飛速發展階段,建筑材料市場顯現大量技術空白。凱倫股份經過大量的開創性研究以及配方優化實驗,率先在國內突破高分子自粘膠膜生產及其應用技術難題,研發出MBP高分子預鋪反粘卷材,使得凱倫股份的產品性能一經上市便有著比肩國際同行的領先水平。

當競爭越來越激烈時,憑借高新技術與不斷拓展的業務領域,凱倫股份在中國防水行業首家推出“融合防水”理念,實現了將設計師、材料商和承包商等全產業鏈融合。該系統理念一經面世迅速得到市場認可,并拓展至工民建、管廊、隧道等各個領域。

不僅是凱倫股份。目前,吳江全區累計獲評國家級“專精特新”企業9家,其中政協委員企業4家。這些“小巨人”在細分制造領域精耕細作,不斷占據行業領先位置。這得益于吳江區為“專精特新”企業發展營造的良好營商環境。近年來,在通過政策引導的同時,吳江區根據企業實際情況,開展分類指導,做好細致服務,不斷完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培育體系,打造較為完備的“專精特新”企業梯隊。

吳江區梳理完善創新中心、企業研發機構、首臺套等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引導中小企業增強創新能力,取得細分行業的領先優勢,帶動企業向智能化、數字化、綠色化升級。吳江區專門出臺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培育三年行動計劃,按照“儲備一批、培育一批、提升一批”的原則,實施專精特新培育工程。

吳江區注重發揮企業家的主體作用和對企業發展理念、發展模式、發展方向的引領、決定作用。吳江通過區鎮推薦、大數據查找、高新技術企業庫比對等多種方式,全方位尋訪培育對象,并建立專精特新企業庫。目前共有280家企業入庫,其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重點培育企業20家。根據入庫企業專精特新不同水平,加強區鎮聯動,一企一策進行輔導,引導企業強化管理、加大研發,提升核心競爭力,幫助企業“抓重點”“挖亮點”“提精華”。

在政策引導的同時,吳江區根據企業實際情況,開展分類指導,做好跟蹤服務。優化吳江企業服務云平臺、工業互聯網平臺等,實現政策的主動匹配、服務的“一站式”獲取,打造“數字+”服務模式。建立“專精特新”企業服務專員庫,培育打造區級、區鎮、金融機構為主的100人以上的服務專員梯隊,為企業提供“一企一策”精準服務。成立“專精特新”金融服務聯盟,由吳江區工信局牽頭,聯合區金融監管局和部分金融機構,以服務集群的方式,為企業送上包含11家金融機構18個金融產品的“專精特新”金融服務包。對進入專精特新企業庫的企業主要負責人,在推薦政協委員,各級勞模、優秀企業家等評選評比時予以傾斜;對企業人才提供落戶、住房、子女教育等方面支持,優先推薦人才樂居工程,在檔案管理、職稱評定、獎勵申報等方面提供綠色通道。

吳江區政協通過大會發言、提案、專題協商議政等多種形式,提出推動吳江“專精特新”企業發展的意見建議20余條,積極助力全區“專精特新”企業發展。

向著“小巨人”邁步

不僅是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在茁壯成長,在蘇州,一批“獨角獸”“瞪羚”也在向著“小巨人”邁開大步。

一款大小厚薄如撲克牌的柔性固態鋰電池,用剪刀從中剪斷,半截電池供電的小燈泡依然閃亮,肉眼看不出亮度有絲毫衰減。這款神奇的電池,彎折、卷曲萬次,電池容量衰減低于5%;被剪切或穿孔后不冒煙、不燃燒、不爆炸,并且仍正常放電。

這塊電池產于清陶(昆山)能源發展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11月,中科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南策文團隊感召于蘇州昆山市雄厚的產業基礎、優越的營商環境,在昆山開發區創辦了清陶(昆山)能源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固態鋰電池及其關鍵材料與生產裝備的技術開發與產業化生產。

清陶能源總經理李崢說:“當初走出清華實驗室,在長達兩年的時間里,并沒有為昆山創造實質性的經濟效益,但昆山依然大力支持,為我們的研發以及技術人員提供寬松的環境、肥沃的土壤。”

2018年11月,清陶能源建成全國首條固態鋰電池量產線,實現固態鋰電池技術從高校實驗室到市場化、產業化的艱難轉變。核心技術的突破,打開了市場的空間:在新能源汽車領域,聯合車企開發出充一次電可續航超過1000公里的純電動汽車;在特種領域儲能方面,研發出在極限條件下安全可靠的固態鋰電池;在民用儲能領域,涵蓋了小到半度電、一度電,大到兆瓦時級別的儲能產品。2021年,清陶能源入選江蘇“獨角獸”企業。

今年2月26日,總投資50億元的清陶新能源固態鋰電池(10GWh)產業化項目開工建設,達產后預計新增年產值100億元。

“快速的產業化,創造了鋰電池領域的奇跡,這主要得益于三個方面,一是清陶能源創始團隊主要成員在固態鋰電池領域進行了長達20年的研發;二是昆山優越的科創環境,尤其對高端前沿科技的認知程度、支持力度,是很多城市比不了的;三是清陶能源在昆山做的是集成創新,而不是單一領域、單一環節的創新。”清陶能源董事長馮玉川說。

昆山項目云集、寸土寸金,但是對于清陶能源新項目卻拿出300余畝土地進行大手筆支持。這背后是連續17年位居全國百強縣首位的昆山對高質量發展的孜孜以求。

當前昆山以新能源汽車、高性能電池為重點,加快新能源領域技術研發與應用,不斷完善新材料基礎研究、應用轉化、生產制造等全鏈條體系,打造新能源、新材料等千億級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新集群。

“產業集群被認為是獲取區域競爭優勢的有效途徑,創新集群則被視為產業集群的高級形式,是創新資源和產業要素的有機協同性配置。”昆山市政協委員、市工信局副局長孫蓓表示,昆山將進一步引導人才、資金、項目、載體向創新集聚區集聚,持續培育一批在行業內科技含量高、市場占有率高、產出效益高、發展潛力足的“專精特新”企業,增強產業韌性。

多年來,昆山持續打造優良營商環境,以“減證”推動“簡政”,以“營商”促進“贏商”,創造了重大項目“七天發四證”的“昆山速度”,連續3年蟬聯賽迪縣域營商環境百強縣評價第一。2018年,昆山更是授予南策文院士團隊“頭雁人才”稱號,獎勵資金1億元,支持企業開展技術攻關。

昆山市政協不遺余力發揮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作用,2018年以來連續將扶持人才科創、助力產業創新、優化營商環境作為議政性常委會會議協商議題或“一號提案”,引導相關行業政協委員深入企業、行業調研,提出對策建議,加速科技成果轉化與產業化,加快推進科技創新人才集聚,助力N多“專精特新”企業應運而生,以集群效應驅動產業創新引擎。

2021年,江蘇省蘇州市新增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4家。蘇州長期穩居全國先進制造業城市排名前三名,在培育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方面,依然處于領跑位置。

“蘇州將做大做強先進制造業。聚力發展電子信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和先進材料四大產業集群,持續壯大半導體和集成電路、航天航空等新興產業,布局和培育前瞻性未來產業,推動生物醫藥及高端醫療器械產業爭創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開展新一輪‘千企技改升級’行動,提檔升級傳統制造業。構建‘專精特新’發展梯隊,打造一批‘小巨人’企業和‘單項冠軍’企業。”蘇州市市長吳慶文表示。

企業如何努力奮進,政府如何營造環境,通過位于蘇州兩個不同板塊的兩家企業,能夠看出一些門道。

《 人民政協報 》 ( 2022年04月08日   第 06 版)

編輯:秦云

關鍵詞: 小巨人 專精特新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AV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女同 | 日韩国产在线播放 | 一级a做视频在线观看国 | 亚洲成a人片在线电影 | 性生潮久久久不久久久久 | 永久性国产盗摄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