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政協動態
全國政協委員袁亞非:建議推進智慧養老標準化建設,提升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質量
“在‘十四五’期間應該重點加快推進居家社區智慧養老服務標準化建設,支持優質養老服務規模化、專業化發展。”全國政協委員、三胞集團董事長袁亞非表示。
據悉,隨著互聯網和大數據的不斷普及,智慧養老模式正成為未來養老建設和發展的重點方向。尤其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覆蓋面大、服務人口多、服務對象差異明顯,養老產品和服務的智慧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養老服務的效率和質量。但目前我國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行業進入門檻低,市場參與者魚龍混雜,且各地政府購買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的要求不盡相同,導致服務成本偏高、平臺重復建設等情況較為普遍,養老行業專業化、精細化服務能力亟待提升。
對此袁亞非表示,養老大數據建設是智慧養老模式發展的重要基礎,一套完善的養老大數據應是民政、公安、醫療、保險等多部門的數據集合。而當前居家社區養老基本是政府招標采購、企業自主運營,然后由中標的養老企業根據各地政府的不同要求和企業自身運營管理的需要來建設數據和信息平臺,而老人的信息和數據大都是企業通過健康體檢、家庭問詢等方式中獲取。如果項目期限結束,政府重新招標采購其他養老企業提供的服務,養老數據的搜集和建設可能又是另一套標準。數據的不統一既會導致系統重復建設、信息共享不暢、服務效率低下等問題,也給數據的采集、應用、監管等帶來不便。
為此,他建議:一是政府部門做好頂層設計,建立統一的養老大數據標準,在此基礎上搭建規范化的養老服務大數據平臺,同時考慮用戶信息數據安全性、私密性等,對平臺數據的獲取和使用范圍進行嚴格的規范。二是統籌協調民政、公安、街道、社區、醫療機構、保險機構等各方跨部門信息整合,加快養老大數據建設步伐。
關于目前居家社區智慧養老產品和服務市場供給存在良莠不齊的問題。袁亞非建議一是加強智慧養老特別是家庭智慧養老解決方案的標準化建設,對于居家智慧養老的設備配置標準和產品功能、參數、資質及硬件種類搭配等要求,根據老人健康狀況、居住條件、養老需求和購買標準等不同情況,分類精準制定規范、動態調整。二是逐步推行居家社區智慧養老服務標準目錄,針對不同情況的老人、家庭和社區的實際需要,分類制定不同的服務套餐標準,尤其要細化、強化核心養老服務項目,引導社會養老服務組織真正提升專業化養老服務能力。
此外,在加強智慧養老大數據、產品和服務標準化建設的同時,袁亞非建議積極推進智慧養老監管的標準化建設,對養老服務企業的服務實行全程錄音、GPS軌跡跟蹤、異常工單自動識別、電子工單、助老員人臉識別等,并通過不定期抽查平臺信息、服務對象回訪等方式,實現政府動態監督職能,督促養老服務企業不斷提高服務水平,形成行業良性競爭和發展的格局。(李灝妤)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養老 服務 智慧 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