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政協動態
實事辦實好事辦好
——河南省濮陽市政協專題協商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記事
人民政協網濮陽2月28日電 (本報記者 王有強 通訊員 袁娜)
“小區‘亮’了、‘美’了,健身廣場、休閑長廊成了我們家門口的‘會客廳’和精神文明建設的‘新舞臺’。”近日,在河南省濮陽市政協召開的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專題協商會上,農科院小區群眾代表于聚然說出了廣大業主的心聲。
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是濮陽市政協黨組確定的2021年度重點課題。在前期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市政協召開專題協商會,組織委員和群眾代表與有關職能部門負責人面對面協商,共同助力老舊小區改造工作。
市政協常委、民建濮陽市委會主委魏建鋒直言:“違法建設是老舊小區改造的‘腸梗阻’。”建議部門聯動、多措并舉拆違建,為老舊小區改造釋放空間。“群眾自治是解決老舊小區管理難的硬手段。”市政協委員、市民政局局長馮勇認為應引導小區成立業主大會和業主委員會,將群眾的事交給群眾管、依法管,提升社區治理水平。
“成立老舊小區臨時黨支部,充分發揮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通過黨支部活動鞏固提升老舊小區改造成效。”市政協常委、民進市委會主委張宏建議,抓好老舊小區黨建工作,激活基層黨組織“神經末梢”,推動老舊小區改造提質增效。市政協常委、社法委主任李晉生建議,在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提供黨組織為民服務清單,以“紅色”力量提升小區管理水平。
對于老舊小區改造資金籌措難問題,市政協委員、市審計局局長方業生認為,應加強老舊小區改造資金審計,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市政協委員、市金融局局長馬國文則建議,利用政策性金融為老舊小區改造“輸血”。市政協委員、市工商聯副主席潘付喜建議,把老舊小區改造與社區“集體經濟”有機融合,以集體經濟的壯大為老舊小區改造后的管理維護等提供自主經濟支撐。
圍繞如何鞏固老舊小區改造成效,市政協委員程興旺認為,“老舊小區改造不是‘一錘子買賣’。”建議加強政策宣傳引導,提高老舊小區居民購買服務的意識,動員群眾廣泛參與小區管理和服務,構建老舊小區群眾自治新模式。
“老舊小區改造三分建,七分管。”市政協委員吳靜認為,加強老舊小區連片改造,集中同一社區多個老舊小區的優勢資源,打包經營停車收費、物業經營、養老托幼等服務,提升老舊小區物業管理水平。
群眾代表朱孔俊表示,加強老舊小區精神文明建設,利用健身廣場、兒童游玩場地、老年人休閑長廊等公共場所,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文藝宣傳活動,讓這些地方成為居民家門口的“社會會客廳”、和諧鄰里關系的新媒介和宣傳精神文明建設的新舞臺,推動老舊小區改造“內外兼修”。
在聽取委員和群眾代表的發言后,常務副市長趙建玲表示,政府及相關部門將充分吸納委員建議,切實推動老舊小區改造工作。
“我們要以此次協商為切入點,持續跟進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在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上雙向發力,為助力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發出政協‘好聲音’、干出政協‘新樣子’。”市政協主席徐慧前表示。
編輯:李京
關鍵詞:小區 老舊 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