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話說新經濟>關注
從主動降碳到碳抵消 圣牧有機打造沙漠循環經濟
在高質量發展作為“十四五”及未來經濟社會發展重點和“碳達峰、碳中和”等背景下,我國畜牧業將逐步由數量增長轉向經濟、生態、社會效益并重的高質量綠色低碳發展。與此同時,農牧企業及食品制造業的碳中和實踐正在加速推進。
農牧養殖業發力推進碳中和
據了解,今年7月,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UNGC)官方發布《企業碳中和路徑圖——落實巴黎協定和可持續發展目標之路》,其中,中國圣牧作為降低養殖活動碳排放在農業食品行業的優秀案例舉措被予以重點介紹。該報告收錄了全球55家企業先進實踐,中國圣牧作為畜牧行業首家代表企業與國家開發銀行、華為、百度等12家中國企業的案例被收錄。此次入選聯合國碳中和企業案例,充分體現了對圣牧可持續發展和環境、社會、治理(ESG)方面成效的高度認可。
研究數據顯示,農牧業對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貢獻率約為17%,僅次于能源行業、建筑業,位列第三位,養殖活動碳排放量可占排放總量的60%以上。《企業碳中和路徑圖》指出,牲畜養殖中的甲烷排放是農業溫室氣體的主要排放源,養殖活動中其他主要排放還包括飼料生產環節的直接和間接排放,以及糞便甲烷和氧化亞氮排放。提高農作物和牲畜單位產能的同時減少甲烷排放,應作為農牧養殖企業的重中之重。
打造綠色可持續運營模式
圣牧主要從主動降碳和碳抵消兩方面發力并取得顯著成績。在主動降碳方面,其利用飼料改進、回收再利用牛糞便中的甲烷、科學高效使用肥料、改善土壤健康、提升牧場能效、提升清潔能源占比等舉措進行減碳。例如,在圣牧有機草場中實現通過牛糞便還田回收再利用糞便中的甲烷,并依托先進技術實現精準施肥,提高肥料利用效率,讓“每一塊牛糞”實現價值最大化,同時更實現 “種、養、加”一體化沙漠有機循環產業鏈。在碳抵消方面,圣牧自2019年以來在烏蘭布和沙漠累計投資75億元,綠化沙漠超過200平方公里,所植樹木可在未來30年中捕獲1000多噸二氧化碳。圣牧的價值貢獻從奶牛農牧養殖端的減碳,到為千家萬戶的供奶服務,現在已經拓展到對整個行業的可持續發展的貢獻,更打通了一盒高端好奶從源頭到餐桌的整個產業生態鏈。
好模式育好牛,好牛產好奶。對于乳業來說,消費者唯一買單的因素就是質量。多年來,圣牧公司堅持因地制宜,克服了諸多難以想象的困難,探索形成綠色可持續運營模式,通過治理形成有機草場,有機草料用于喂牛,牛糞還肥于土地,為更多沙產業企業提供了可借鑒的模式和樣板同時,更憑借自身產業鏈的獨特優勢,為消費者持續產出高品質的有機液態奶產品。
實力打造有機好奶
據奶業經濟觀察2021年10月分析報告公布,2021年1月-10月我國共計進口各類乳制品337.27萬噸,同比增加24.1%。對于國內乳業而言,有機乳品無疑是新的利益增長點。相關專家指出,有機乳制品作為第三重要的有機食品品類,其市場份額正在不斷擴大。
“相較于普通乳制品,有機乳制品具備更好的營養和健康,尤其是對于孩子而言,是不二選擇。”消費者劉曉萌在接受記者時坦言。另一方面,有機乳制品一定程度上可以更加規避普通乳制品可能出現的瘋牛病、二噁英污染、殺蟲劑和抗生素濫用等食品安全問題,更值得選擇和信任。
據了解,圍繞讓消費者喝到更健康的有機奶,中國圣牧多年來致力于沙漠治理和生產高品質沙漠有機原奶,在國內積極傳播推廣沙漠有機奶產品和有機農業理念,從原料到產品層層把關、嚴控質量,獨創有機環境、有機種植、有機養殖、有機加工等產業模式,形成一條閉環產業鏈,打造有機好奶。今年8月,經國際有機農業聯盟嚴格審核,中國圣牧獲得完全會員稱號,中國圣牧有機奶業有限公司成為國際有機農業聯盟和國際有機農業亞洲聯盟在中國奶牛養殖行業第一個具有投票權的會員,并擁有參與國際有機產品標準制定和行使選舉的權力,在推動國際有機產品標準的完善、提升我國在國際有機農業舞臺地位等方面起到示范、帶動和促進作用。
業內人士指出,我國有機奶生產和市場開發相對較晚,但發展迅速。隨著消費者對乳制品品質要求的不斷提高,有機奶增量大幅上升,越來越多知名的乳品企業加入有機奶的角逐。而圣牧將烏蘭布和沙漠打造成了一個巨大的有機奶工廠,為中國有機原奶的發展起到了積極巨大的推動作用。
編輯:秦云
關鍵詞:圣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