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政協動態
做好融合發展大文章
——全國政協“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落實情況及建議——共建粵港澳合作發展平臺”專題視察綜述
人民政協網廣州8月31日電(記者 林儀 揭春雁)《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已實施兩年多,在落實過程中有何難點、堵點、痛點?如何解決這些困難?帶著問題,8月24日至27日,全國政協副主席何厚鏵、梁振英率全國政協港澳臺僑界別委員視察團赴廣東,圍繞“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落實情況及建議——共建粵港澳合作發展平臺”開展專題視察。
視察團聽取了珠海橫琴新區規劃建設情況、廣州南沙開發建設情況、深圳前海建設情況,見證了橫琴·澳門青年創業谷的蓬勃活力、南沙粵港澳深度合作園熱火朝天的建設場景、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的今昔巨變,領略了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廣州港南沙港區國際航運樞紐、國際量子研究院的前沿風采。委員們感嘆,這些喜人的變化既得益于大灣區基礎設施“硬聯通”加快上馬,也得益于規則機制“軟聯通”落實落地。
其中,粵港澳合作發展平臺無疑是深化粵港澳合作、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排頭兵。目前,廣東省正在推進建設的粵港澳合作平臺共17個,其中有三大重點合作平臺,包括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南沙粵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區,是視察團關注的重點。
通過“知道”去解決“不知道”
一路走來,委員們愈發感受到,資源要素跨境便捷流動是粵港澳合作發展平臺建設的重要基礎和前提,但目前粵港澳三地間仍然存在不少的規則壁壘、制度障礙,導致人員、資金、設備、信息等跨境流動仍不夠通暢,與合作平臺建設所需的營商環境不相適應。
造成這些不通暢的根源在哪里?梁振英認為影響港澳與大灣區內地城市合作的最大障礙,是相互間的“不知道”,即不知道問題在哪、潛力在哪、如何去解決等?!按舜我暡?,就是要扎扎實實地在現場做調研,通過‘知道’去解決‘不知道’的問題。”
“差異化”是本次視察的“關鍵詞”之一。委員們認為,要找到粵港澳三地的“不同”,進而求同存異,最大程度發揮“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個關稅區、三種貨幣”的優勢,將“制度之異”變為“制度之利”。
“粵港澳三地的體制不同,三地政府及市民的思維也不太一樣?!比珖f委員、香港永安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春玲建議,在粵港澳大灣區領導小組下,成立若干工作層面的專責小組,就三地發展規劃、法律服務、資格互認等各種要素流動存在的問題,及時協商和會商解決方案。例如,今年4月成立廣州南沙粵港合作咨詢委員會,就是一個很好的示范。
此次視察正值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政策出臺前,這促使港澳委員更加關注政策出臺后,粵港澳三地政府如何進一步落實中央政策。全國政協委員、澳門殷里基集團有限公司主席李佳鳴非常看好橫琴的發展。她希望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管理團隊,要立足橫琴,共同發展橫琴,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在珠海的座談會上,何厚鏵也指出,橫琴往后的管理模式是創新的,但畢竟存在“一國兩制”文化差異,合作機制、理念的磨合需要時間,“我們要重視磨合,時間越短越好,否則無論政策有多好,無法落地都將是問題?!?/p>
在充分了解“差異”的基礎上談“融合發展”,這是視察團與廣州、深圳、珠海三地政府的共識。
全國政協委員、怡高集團(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長施維雄舉了個例子,前海在金融對接、跨境金融便利創新、金融“澆灌”實體經濟等方面,探索出很多成果和經驗,深港兩地應互相幫忙,互相扶持,進一步做強自己的優勢項目,把經驗推廣至整個大灣區,乃至全國條件成熟的更多地區。
在廣州和深圳的座談會上,不少委員都談到了大灣區內各個港口之間的“競爭”問題。全國政協委員、嘉鴻集團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葉建明說,廣州、深圳、香港三地港口并不是簡單的競爭關系,香港的優勢在于航運的軟環境,比如航運金融、航運法律等,應根據各自的優勢分工協作,做大做強大灣區的世界港口群。
全國政協委員、廣東粵??毓杉瘓F有限公司原董事長黃小峰則建議進一步深化大灣區各市,特別是三大重點合作平臺,關于科技創新和產業分工的規劃定位,根據各市存量資源要素及變化趨勢,研究統籌各市創新布局和產業分工結構。形成良好協同互補的產業生態系統。
吸引港澳青年走進大灣區
發展離不開人才,尤其是青年人才。視察中,無論是各地政府、企業代表,還是全國政協委員都十分關心港澳青年到大灣區發展的事情。
8月26日,視察團來到廣州南沙的粵港深度合作園,這里正在緊鑼密鼓地建設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港式社區等。其中,港式社區是梁振英親自推動落實的項目,按照“校區-園區-社區”融合發展理念,營造“港人熟悉、國際一流”的空間場所。
梁振英表示,南沙土地資源較豐富,產業結構比較多元,是非常適合青年的好平臺。他希望,港式社區建成后,能吸引更多的港澳青年到內地發展,讓他們學有所成后能學以致用。
全國政協委員、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原副主任楊健也建議改進與港澳青年的交流方式,以港澳青年喜聞樂見的趣味式、體驗式、參與式、互動式、融入式、義工式為主,還可以打造粵港澳三地文化融合品牌,讓文化充分發揮黏合劑作用,吸引港澳青年走進大灣區。
何厚鏵對此表示贊同,認為要充分利用港澳的資源,把加強粵港澳三地文化交融做成產業,讓大家都能在大灣區中找到出路,干一番事業。
短短四天時間,委員們馬不停蹄,日夜兼程,圍繞粵港澳合作發展平臺建設規則銜接、科技創新、產業發展、民生融合、青年創業等方面,通過“實地考察+座談交流+協商研究”找問題,想對策,增共識,收獲頗豐。他們不僅是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這篇大文章的提問人,也是閱卷人,還是答卷人。在8月27日的座談會上,何厚鏵、梁振英給委員們布置了“作業”,希望委員們繼續發揮“雙重積極作用”,搭建起粵港澳三地融合發展的橋梁。
對于視察團的建議,廣東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林克慶表示了肯定和贊同,并表示部分意見建議正在納入或將要納入中央部委及三地政府的工作議程中,希望視察團成員繼續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鼓與呼、建言獻策。
視察團團長、全國政協港澳臺僑委員會主任朱小丹表示,本次視察是全國政協圍繞“十四五”規劃開展民主監督的重要內容,全國政協港澳臺僑委員會還將圍繞《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有關分專題持續開展民主監督性工作,持續助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編輯:王亦凡
關鍵詞:粵港澳 合作 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