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資訊
智慧博物館越來越智慧
通過多媒體呈現,一件件珍貴文物讓人“大開眼界”;借助互聯網傳播,一個個文物展覽“走進千家萬戶”……近年來,中國多地博物館紛紛加快數字化建設,不僅在展陳形式、文物保護等方面迭代更新,更推動運營管理及觀展體驗的優化升級,吸引越來越多人線上參與、線下“打卡”。
科技讓文物“活”了
“壁畫中的人物和風景變得鮮活,曾經固定的畫面做成了動畫,充滿科技元素和互動感。”有位網友近日看完山西博物院的“永樂宮保護與傳承特展”說。據悉,該展利用3D打印技術復原呈現精美壁畫,并設置了AR識別集卡游戲,引導觀眾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分辨壁畫中的角色,還把壁畫人物的服裝紋飾圖樣做成了立體動畫,利用高科技手段拉近文化遺產與公眾之間的距離。
“不同于過去以靜態為主的展覽,如今我們注重增強展覽的互動性,增強觀眾的體驗感。”山西省永樂宮壁畫保護研究院院長席九龍介紹,此次展覽利用數字修復技術,對部分壁畫進行色彩還原,并以動畫的形式呈現,多手段展示文物承載的文化內涵,既是對壁畫內容的生動演繹,也增加了人們觀展的興趣。
四川大學文化傳播研究中心主任王炎龍接受采訪時說,VR沉浸式體驗、3D打印高仿真文物等手段帶來不一樣的感覺,幫助觀眾更親密地接觸展品、更近距離地觀察細節,使觀展體驗不斷升級。
據悉,已有不少博物館嘗試將數字科技融入文物展覽。如首都博物館“萬年永寶——中國館藏文物保護成果展”依靠華為河圖平臺,引入AR技術——觀眾拿起手機對準跪射俑,稍等片刻,這件展品就會“飛”出展柜,“躍”上手機屏幕,展示它從出土時的殘片到被修復完好的過程,觀眾可以從中學到更多知識。
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則巧用光影高科技,唯美呈現千年運河畫卷。在720度全景展廳中,觀眾可沉浸式觀看8分鐘的“河之戀”體驗展;在“運河上的舟楫”專題展中,觀眾可登上一艘長約21米、桅桿高15米的“沙飛船”,模擬坐船揚帆遠行,“身臨其境”感受繁華盛景。
業內人士表示,博物館的數字化升級,為觀眾走近文物架起了一座橋梁。觀眾可通過互動式與沉浸式體驗,在生動的數字展品中開啟“漫游”之旅,直觀深入地感知文物背后的歷史與內涵。
“云展覽”更精彩
“當前博物館行業呈現出一些新趨勢、新特點。”在文旅部副部長、國家文物局局長李群看來,隨著數字化資源的整合開放,云展覽、云直播服務大幅增加,博物館與AR、VR等技術融合加快,博物館與公眾“對話”的內容形式更加豐富多樣、生動有趣。
當前,多地博物館積極運用數字技術和互聯網思維策劃展覽。浙江省博物館推出的“麗人行——中國古代女性圖像云展覽”匯集32家博物館的1000余幅古代女性圖像,打通觀眾調研、線上互動等環節,涵蓋100余個女性主題展覽超鏈接、220余件相關文創產品等豐富內容,受到不少網友的喜愛。
湖南省博物館網上展廳的《閑來弄風雅——宋朝人慢生活鏡像》專題,運用AR、VR、三維影像制作、多媒體信息技術等,制作了360度全景線上虛擬展廳,通過“晴窗撫琴”“揮毫作書”“品茶論道”等場景,帶領網友體驗宋朝文人雅士的“慢生活”。
“云展覽通過互聯互通,將各要素進行重組整合,最大限度地發揮館藏資源的價值。”王炎龍認為,一大批線上展覽的走紅足可見公眾對于文化消費的需求,博物館的線上傳播已構成文化傳承創新的重要組成部分。云展覽、云教育進一步打破時空限制,帶動博物館走進更多人的生活。
據統計,去年防疫期間,各地博物館推出2000余個線上展覽,吸引超50億人次瀏覽。例如,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策劃了系列云展覽、藏品欣賞及公共教育活動等,為觀眾提供線上觀展便利。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常務副館長杜鵬飛說:“我們做一場在線直播導覽,觀眾數量往往多達數十萬,和博物館半年的接待量相當。”
中宣部、國家發改委、教育部、科技部等部門日前發布《關于推進博物館改革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優化傳播服務,推進博物館大數據體系建設,加強與融媒體、數字文化企業合作,創新數字文化產品和服務,大力發展博物館云展覽、云教育,構建線上線下相融合的博物館傳播體系。
如今,依托5G的技術優勢,博物館可以提供更精彩豐富的內容。國家文物局日前與中國移動共同探索博物館發展新方向,深化5G技術在文博領域的應用。例如,用戶在中國移動“博物館5G新生活”云上專區,不僅可以通過直播、短視頻等方式解鎖博物館活動,還能看到相關圖書、影視劇等,一站式讀懂文物背后的故事。
進一步做好博物館數字化建設
“這個博物館舉辦了什么新展覽?”“有哪些不能錯過的藏品?”很多觀眾在進入博物館之前會有一連串問題。提供準確便利的咨詢服務就成為博物館優化升級的重要內容。
福建省漳州市博物館的智慧博物館項目日前上線,提供了“館內”“館外”兩個場景的“微漳博”微信小程序為公眾答疑解惑。在該館館長李海梅看來,智慧博物館就是充分利用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和移動通訊技術,為觀眾提供便捷化參觀、專業化導覽、沉浸式體驗的優質服務,為工作人員提供便捷可查、動態實時、數據翔實的管理平臺。針對觀眾、志愿者、講解員等,該館開發了不同的應用,以講解員管理為例,系統可以向講解員的講解發射機發送排班通知和講解任務,讓每個講解員及時知道在哪個地方為哪些觀眾講解。
《關于推進博物館改革發展的指導意見》指出,大力發展智慧博物館,以業務需求為核心、以現代科學技術為支撐,逐步實現智慧服務、智慧保護、智慧管理。“數字化建設對博物館的長遠發展有著重要作用。”在博物館資深從業人員劉莉看來,博物館數字化建設是一個復雜、龐大的工程,應該根據博物館特色和應用需求進行系統規劃和定制開發,有計劃、有步驟地搭建一個涵蓋服務、保護、管理等功能的智能生態系統。
“借助技術的力量,智慧博物館能讓博物館的收藏、展示和傳播發揮出更大合力。建設智慧博物館的關鍵一步,是將原有的文物資源,以數字的、可交互且可分享的形式進行線上存儲、展示和傳播。智慧博物館更強調社會公眾的廣泛參與。”王炎龍說。
李群表示,未來要針對多層次多元化需求,全面加強智慧博物館建設,完善博物館的云展覽、云課堂、云直播平臺,推出一些個性化、高品質服務,全力打造線上線下一體化的博物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專家表示,博物館是歷史文化的重要載體,是連接過去、當下與未來的重要公共文化場所。博物館做好數字化建設,用好用足技術優勢,更好地滿足公眾文化需求,就會成為更具吸引力的文化空間,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也將因此煥發新光彩,獲得更好的傳承和弘揚。(李雪欽)
編輯:魯雅靜
關鍵詞:博物館 智慧 展覽 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