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政協動態
走向“深藍”
——福建省政協專題協商做大做強海洋經濟小記
人民政協網7月23日電 (記者 王惠兵) 因海而生,向海而興。海洋,已成為福建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能、重要空間、重要潛力。當前,全省海洋經濟總量持續攀升,建造了全球首創的深海2500米采礦船,培育形成世界級海上風電產業集群。但從海洋資源大省到海洋經濟強省,建設“海上福建”仍面臨著科技創新、港口發展等諸多挑戰。
7月15日,福建省政協“做大做強福建海洋經濟”專題協商會議拉開帷幕。會上,政協委員、院士專家、企業代表、基層干部集思廣益、凝智聚力,助力推動全省進一步關心海洋、認識海洋、經略海洋,向海圖強的協商“重頭戲”由此唱響。
“從亞太地區最大的海上風電機組,到全國首創深遠海機械化養殖平臺‘福鮑’1號,福建海工裝備產業已處在了海洋經濟產業鏈的核心位置,希望進一步壯大海工裝備和船舶產業,助力‘海洋強省’建設。”在省政協機關主會場,薛雄志常委拋出第一個話題。
福建發展的優勢在海,后勁也在海。何偉燕委員認為,要進一步加強全省濱海旅游發展,科學制定好濱海旅游專項發展規劃,加大旅游資源開發力度,并結合現代科技,打造智慧旅游福建樣板。
“如今,‘海上福建’形成了一批海洋立體觀測、海洋環境服務等應用示范項目,但還有智慧海洋專項規劃尚未制定。”李金算委員建議,加快研究編制智慧海洋發展專項規劃,建設海洋新基建,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智慧海洋創新應用示范區。
“我們將重點突破與海洋密切相關的新領域新業態,加快制定海洋信息、海上風電、地下水封洞庫、深海裝備養殖、‘海上福建’建設基金等重點項目工作方案。”省發改委及時回應。
省海洋與漁業局則表示,將加快“智慧海洋”建設,率先在全國研發應用漁船“插卡式AIS”設備。同時,有序推動漁旅融合發展,三年內省級“水鄉漁村”總數超過200家,讓海上休閑漁業成為新亮點。
“建議立足福建實際和區位優勢,發展深遠海風電和海洋藥物與生物制品業,而在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方面,可以進一步深化與國字號科研大院大所的合作,使得豐富的海洋資源最大限度發揮作用。”隔著屏幕,中科院院士、中國海洋大學副校長吳立新建言。
省政協常委、中科院院士、廈門大學海洋與地球學院教授焦念志則在視頻連線中聚焦碳中和話題,建議深入開展海洋碳匯科學研究,以九龍江、閩江等重要流域為試點,探索建立陸海聯動的碳匯通量立體觀測網絡。同時,加快研發海洋碳匯交易產品,助力福建海洋經濟發展。
“加快‘海上社區’試點建設,拓展海上社區綜合治理功能。”“充分發揮福建三峽產業園的引領帶動作用,強化布點、優化布局,不斷推動福建省海上風電裝備產業做大做強、走在全國前列。”……當天,福州、寧德、廈門視頻連線點的企業代表、基層干部也參與了這場“聯動”協商。
“會議開得務實高效,提出的建議對推進相關工作非常有幫助。”應邀參會的副省長李德金深表贊許。他逐一回應委員們的建言獻策,并提出下一步工作舉措。而聽了同樣干貨滿滿的“反饋”,委員們也倍感欣慰。
“海洋是連接內外的‘大通道’,推動全省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必須加快向海洋進軍的步伐,不斷擴大福建‘藍色朋友圈’。”省政協主席崔玉英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海洋強國建設的重要論述,按照省委部署要求,聚焦全省海洋經濟發展的關鍵問題,深入行業、聯系專家,深入界別、發動委員,不斷提高雙向發力的實效和水平,助推福建揚波大海,走向“深藍”。
編輯:羅文
關鍵詞:海洋 福建 發展 建設 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