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協商建言
“高齡”小區實現了“逆生長”
——河北省政協專題協商推進民族地區城鄉人居環境改善治理
人民政協網河北7月12日電 (記者 高新國)
“不來大廠不知道,環境真好嚇一跳。看到聽到驚訝到,來了之后忘不掉。”
日前,河北省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組織政協委員就民族地區城鄉人居環境改善治理,到廊坊市大廠回族自治縣調研。在隨后舉行的專題協商會上,梁立敏委員脫口而出的這首打油詩,表達了對大廠人居環境改善的深刻感受。
這是一次被列入省政協黨組年度工作計劃的專題協商會。此前,委員們已赴承德市和滄州市少數民族自治縣調研。這次結合“鄉村振興戰略下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建議”重點提案督辦,省農業農村廳、住建廳、生態環境廳、民族事務委員會有關部門負責同志,一同赴大廠實地調研,與委員們面對面協商交流。
大廠北辰街道永安小區建于1994年,如今小區內道路平整,樓體整潔,中央廣場周邊各種健身器材圍繞,居民休閑活動各有去處。這與照片上展示的小區內曾經道路不平、私搭亂建、樓體外墻漆面斑駁的景象形成鮮明對比。大廠改造提升老舊小區62個,讓“高齡”小區實現了“逆生長”。同時,加快城鄉道路建設,開展農村環境整治,開辟大面積綠地公園,所到之處給人一種干凈、整潔、美麗的感覺。
省民族事務委員會副主任范戰考介紹,“十三五”期間,全省共投入少數民族發展資金1.55億元,撬動社會各類資金17.47億元,促進了少數民族地區綠起來、亮起來、凈起來、美起來。
在鄉村振興戰略深入實施的背景下,如何進一步推進少數民族地區人居環境改善治理?大家暢所欲言。
承德市農村基礎設施薄弱,在人居環境改善上市縣兩級財政需要投入大量資金。承德市政協副主席白寶君建議,構建人居環境建設多元投入格局,多渠道多形式解決資金問題,鼓勵企業和社會力量資助環境整治,引導農民投工投勞,樹立“誰受益、誰出資”導向。
“大廠人居環境優美,關鍵在于有一種持續改變的定力。”省政協委員劉秋祺說,要加強長效機制建設,在農村垃圾清運等方面加強第三方服務監管,不斷提升服務質量。
“將民族地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納入全省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重要內容。”省農業農村廳二級巡視員王越祥介紹了農業農村廳促進項目落地、加大督導、強化后續管理等推進民族地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主要措施,對委員們關心的支持民族地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資金安排予以解釋。
省住建廳二級巡視員封剛從市容環境創建、城鄉垃圾治理、老舊小區改造、農村住房品質提升等方面,介紹了省住建廳推進人居環境改善所做的工作,并對下一步工作開展作出說明。
“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突出短板。”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郝留亮說,他們將組織典型案例篩選,對適合全省不同區位、不同經濟條件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案例進行推廣,爭取利用三年時間,實現農村生活污水無害化處理設施覆蓋所有村莊。
作為提案者,省政協委員曹靜表示,“環境整治永遠在路上”。移風易俗不是一日之功,不能“政府干、村民看”,建議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真正調動起村民重視環境衛生的主動性、積極性。
“希望繼續推動落實。”省政府督查室副主任孟慶平在調研座談會上說,各部門要面對新問題提出新的解決方案,把委員建議落地落實,爭取好的辦理結果,推動城鄉人居環境持續改善。
編輯:賈元昌
關鍵詞:環境 人居 小區 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