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要聞 要論 協商 統戰 黨派 委員講堂 理論 人事 社會 法治 視頻 文化

首頁>專題>委員讀書>委員談民法典>讀典互動

讀典互動? | 流浪動物致人損害,侵權責任如何承擔?

2021年07月11日 16:18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在人們飼養的動物數量和種類大量增加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流浪動物。它們有些是因動物飼養人不負責任,隨意遺棄,使其成為流浪動物的;有些是因不慎走失,在得不到人照管情況下成為流浪動物的。近年來,逃逸或被遺棄的流浪動物傷人事件在全國各地時有發生,對人民群眾的人身、財產安全都帶來了一定威脅。民法典第1249條對遺棄、逃逸動物致害的侵權責任承擔作出規定,委員們對此展開了熱烈討論。


甲委員


我看到過這樣的案例,一逃逸馬匹,進入巨菌草種植基地,啃食、踩踏了巨菌草,給巨菌草的種植人造成較大經濟損失,因此釀成糾紛。民法典第1249條為解決這類糾紛提供了依據。


乙委員


民法典對逃逸或被遺棄的流浪動物致害的侵權責任作出規定很有必要。但是,對于民法典第1249條規定的,流浪動物致害責任由原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承擔,社會上其實有不同的意見。比如,一些遺棄動物的原主人認為,自己遺棄動物后,該動物已不為自己所占有,不應該承擔其致害的侵權責任。也有人認為,被遺棄的動物致人損害,應由動物原所有人承擔民事責任;如果被遺棄的動物已經被他人占有,則應由其占有人承擔民事責任。


丙委員


在世界范圍內,遺失、逃逸的動物致人損害,由動物的所有人承擔侵權責任,是一個共識。比如,法國民法典規定:動物的所有人或使用人在使用期間,對動物所造成的損害,不論該動物是否在其管束下,或在走失或逃脫時所造成的損害,均應負賠償的責任。意大利民法典也規定:動物的所有人或在利用動物期間對其進行管理之人,無論動物是在其保管下,或是遺失或逃走,都要對動物所致損害承擔責任,除非證明損害是意外事件所致。


丁委員


我國民法典持相同態度,并規定遺棄動物致害也在此列。民法典將喪失對動物的占有分為遺棄、逃逸兩種類型,無論是飼養人或者管理人主動放棄對動物的占有,還是被動喪失對動物的占有,只要客觀上造成動物離開飼養人或者管理人管控范圍并造成他人損害的,都應由原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承擔侵權責任。


戊委員


民法典之所以這么規定,主要考慮是盡管原主人放棄了對遺棄動物事實上的管理,但鑒于動物自身的危險屬性,動物原主人應負有對社會公共安全的注意義務。從被侵權人需要進行救濟的角度,原主人仍應就動物之不當管束所造成的損失進行補償。


己委員


對于逃逸動物,雖然不是因為原主人意志而脫離控制,但所有權仍屬原主人,在其對他人造成侵權時,理應由原主人承擔損害賠償責任。所以,對于動物飼養人或管理人來說,依法依規飼養動物、盡到對動物的管理責任,方可有效避免承擔相應侵權責任。同時也不能抱有遺棄動物后就不會再擔責的僥幸心理。


庚委員


我有一個問題,如果流浪動物致人損害,在無法找到原主人的情況下,由誰來承擔侵權責任?這種情況在民法典第1249條沒有提及,在實際生活中,“遺棄、逃逸的動物”在大多數情況下都不能確定其原飼養人,也沒有管理人。


辛委員


對于這個問題,在司法實踐中有不同認識。據我在裁判文書網上對相關案件的檢索,發現大致有兩種觀點。一種認為,出現無法確定原飼養人或管理人的流浪動物侵權事件,應當由被侵害人當地的流浪動物管理機構承擔動物損害責任,但支持這一觀點的人不多。另一種認為,應當由負責安全保衛義務的主體承擔責任,這是目前的主流觀點。比如,山東有一個案例,法院認為對于無主動物致害,找不到原飼養人、管理人的,小區物業公司對所服務的小區實施管理時,有合理限度范圍內的安全保障義務,因此,應由小區物業公司承擔賠償責任。河南也有類似判例。這就是說,無主動物無法找到原所有人、飼養人或者管理人,也無照管、喂養者的,如果在特定區域范圍內被侵害,則應當由負有安保義務的單位和個人承擔責任。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動物 責任 承擔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男人的天堂色偷免费 | 一区二区精品视频日本 | 亚洲另类欧美综合久久图片区 | 亚洲国产精品国产自在在线 | 亚洲一级淫片免费在线观看 | 在线点播日韩欧美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