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資訊 宏觀 金融 行業 國企 民企 人物 新資訊

首頁>經濟>資訊

現代服務業是解決“三農”問題突破口

2021年07月06日 09:19  |  作者:李元麗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十四五’時期,解決好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重點難點在‘三農’,迫切需要補齊農業農村短板弱項。補齊農業服務業的短板弱項,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突破口。”全國政協常委、黑龍江省副省長孫東生表示,加快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打造全要素的現代農業服務體系,是我國走上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農業現代化道路的必由之路。

孫東生表示,當前,小農戶眾多仍是我國的基本農情,農村家庭分散式經營“在家勞動力不當家、當家勞動力不在家”、傳統型農戶老齡化特征明顯、多元農業社會服務組織尚不健全等問題大量存在,農業服務業在助推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方面尚顯乏力。

如何助推農業服務業高質量發展?孫東生建議:

一是全面培育規模化、集約化的現代農業經營主體,促進傳統經營主體轉型。充分調動種養大戶和家庭農場的積極性,推動其帶動散戶從事規模化、集約化農業生產,實施普惠性支持和差異化扶持政策,幫助提高生產效率;做大做強農民合作組織,集中生產資料、勞動力、資金等要素,推進生產經營區域化、專業化、規模化。同時大力發展專業服務公司、農民經紀人、龍頭企業等新型服務主體,發揮技術、資金和管理等方面優勢,提升農機作業、技術培訓、農資配送、產品營銷等專業化服務能力。促進服務主體協作,整合資金物資設備,打造區域農業社會化服務綜合體,推進農產品多元化開發、多層次利用、多環節增值。

二是重點做精全鏈條、專業化的現代農業服務體系。做精全鏈條涉農服務,各地著力做強公益性農業社會化服務,在農業技術推廣、農業防災減災、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農地整理和農田環境治理等做好基礎性服務。同時創新農業生產托管模式,探索和推廣土地托管、代耕代種、聯耕聯種等托管形式,創新政策扶持、典型引領、項目推動等措施,不斷擴大農業生產托管服務覆蓋率,帶動更多小農戶參與農業現代化進程。

三是加快提升科技化、信息化的支撐水平。以科技助力轉型升級,強化農業服務領域科技創新供給,形成科技促農的產業鏈,鼓勵發展農業信息化、智能化等先進技術,建立由國家資助扶持的農業科研、教育、推廣服務體系,以科技助力提升農業創新力、競爭力和全要素生產率。以示范基地、合作大戶、合作社為支撐,開展針對性的技術示范和技術服務,多層面推進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實現科研成果轉化和農業生產的零距離對接。

四是全力打造全方位、多領域的服務保障體系,加大財政支持力度。中央財政繼續加大對農業社會化服務的支持力度,綜合采用政府購買服務、以獎代補、先建后補等方式,鼓勵有條件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參與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農技推廣、現代農業產業園等涉農項目。創新農村金融保險服務,暢通農村流通服務,支持農村資金互助組織、小額信貸組織等發展,打造規范的融資平臺,構建多元金融支農惠農體系,同時利用物聯網等信息技術發展現代化農業物流,借助各大電商服務平臺做大農產品產銷服務網絡,加強農產品快遞配送、電商網點、運輸服務等互聯互通。

編輯:秦云

關鍵詞:三農 現代服務業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日韩日皮在线一区二区 |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你懂的 | 一级电影在线亚洲 | 日本免码va在线看免费99 | 欧美日韩精品久久久久免费看 | 自偷精品精品国产日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