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資訊
發展中醫藥必須堅持傳承與創新并舉
5月12日,在河南省南陽市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再一次為中醫藥點贊。
習近平總書記先后來到醫圣祠和南陽藥益寶艾草制品有限公司,了解中醫藥發展和艾草制品產業發展情況,并明確指出,我們要發展中醫藥,注重用現代科學解讀中醫藥學原理,走中西醫結合的道路。
“張仲景是東漢時期的醫學大家,總書記特意前往醫圣祠,這正是為中醫藥作出守正創新的表率,對我們是莫大的鼓舞和鞭策。”13日,電話那頭,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很是激動。
抗疫三方主要來源是《傷寒雜病論》經方
中醫藥是中國古代醫學的瑰寶,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一把草藥、一根銀針曾護佑了中華民族幾千年繁衍昌盛。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過去,中華民族幾千年都是靠中醫藥治病救人。
醫圣張仲景生活的東漢時期,瘟疫肆虐,死于傷寒者十分之七。不忍民眾生活于水深火熱之中,他痛下決心,一定要制服傷寒癥這個瘟神。歷經數十年,終于寫成《傷寒雜病論》,發展并確立了中醫辨證論治的基本法則。
誰能料想,《傷寒雜病論》問世1800多年后的今天,中醫藥人在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大考時,依然能夠從古老方藥中汲取力量,從容不迫地交出完美答卷。
“張仲景開創的六經辨證、辨證論治等的診治方法一直用到今天,此次抗疫使用的‘三藥三方’中的清肺排毒湯等三方,主要來源于《傷寒雜病論》中的方劑組合,包括了麻杏石甘湯、麻杏薏甘湯、射干麻黃湯、葶藶大棗泄肺湯、五苓散等多個經典方劑,療效顯著。”張伯禮說。
張伯禮介紹,清肺排毒湯等三方是在中醫理論指導下,根據本次疫情的發病特點,辨證施治,對相關經方融合并創新運用的成果。三方的作用機制研究也取得了進展,豐富了傳染性疾病防治的藥物研發思路方法。
近期,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教授李靜團隊的研究表明,我國新冠肺炎診療方案持續推薦和臨床廣泛使用的清肺排毒湯,可使新冠肺炎住院患者的死亡風險下降一半。
誠如習近平總書記在去年主持召開專家學者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時指出:“中西醫結合、中西藥并用,是這次疫情防控的一大特點,也是中醫藥傳承精華、守正創新的生動實踐。”
在張伯禮看來,中西醫結合,不但是抗擊疫情的法寶,也是今后治療重大疾病、老年型疾病、慢病的必由之路。
中醫藥傳承創新按下快進鍵
“守正創新,傳承精華。”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中醫藥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中醫藥領域第一部基礎性、綜合性法律中醫藥法頒布,《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發布,全國中醫藥大會召開……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按下快進鍵。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黃璐琦表示,發展中醫藥必須正確處理傳承和創新的關系,基礎在傳承,關鍵在創新。不善于傳承,創新就沒有基礎;不善于創新,傳承就缺乏動力。
《“十四五”中醫藥發展規劃》也明確提出,“要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大力發展中醫藥事業。”
“‘十四五’期間,我們要進一步加快中醫藥科技創新體系建設,首先要加強中醫藥古典醫籍精華的梳理和挖掘,守住中醫藥傳承的根脈。”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司司長李昱說,要加強中醫藥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在中醫理論、中藥資源、現代中藥創制、中醫藥療效評價等重點領域建設一批國家重點實驗室,依托中醫醫療機構、科研院所,建設30個左右的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中心。
“傳承、創新的宗旨是服務于百姓,讓古老的中藥發揮更大的價值。”張伯禮說,我們要通過科技創新手段,進行經典名方二次開發,以提升傳統中醫藥價值,讓百姓用上更明白的藥、更放心的藥。
(科技日報北京5月13日電)
編輯:魯雅靜
關鍵詞:中醫藥 創新 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