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政協動態
脫貧攻堅戰成果了不起!
——河北省政協組織住冀全國政協委員開展黨史學習教育
人民政協網河北4月18日電(記者 高新國)在河北省保定市阜平縣龍泉關鎮駱駝灣村有一個特別的博物館——真貧博物館。說是博物館,其實是一處低矮的土坯房院落,展示著當年的貧困程度。真貧博物館外很熱鬧,寬闊干凈的街道,修葺一新的民房,與“博物館”形成鮮明對比。
8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冒著嚴寒來到龍泉關鎮駱駝灣村、顧家臺村“看真貧、訪真窮”,在這里發出了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動員令。
4月14日,全國政協委員、河北省政協主席葉冬松帶領部分住冀全國政協委員來到這里參觀學習。看到脫貧攻堅戰前后的強烈反差,大家真切感受到“只要有信心,黃土變成金”這句話的深刻含義。
此次參觀學習是河北省政協組織住冀全國政協委員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4月13日到14日,委員們從革命圣地平山縣西柏坡,到紅色之地阜平縣馬蘭村、花山村,再到脫貧攻堅實踐課堂阜平縣駱駝灣村、顧家臺村參觀學習。一路走來,大家更加深刻認識到紅色政權來之不易、新中國來之不易,看到脫貧攻堅戰成果,進一步增強了奮進新時代的信心和動力。
西西瑪是來自軍隊的全國政協委員。他說,自己從不會說漢語的放牛娃、農奴后代成長為一名軍人,要感謝黨和軍隊的培養。西柏坡紀念館、中共中央舊址、七屆二中全會舊址和馬蘭村《晉察冀日報》舊址、花山村毛澤東舊居等地,記錄著烽火歲月中黨的成長經歷。西西瑪表示,這次愛國主義教育感受不同以往,對黨帶領人民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5年前,我來這里學習考察過,沒想到現在變化如此大。”看到占地700畝的阜平縣老香菇食用菌種植基地,全國政協委員劉衛昌說,當時規模不及現在的一半,且大棚低矮,設施相對落后,現在已是高科技種植。這是產業支撐促進阜平縣脫貧致富的重要體現。
8年間,通過土地流轉、開設民宿、發展產業等,駱駝灣、顧家臺兩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均超過15倍。如今,道路寬闊,住房煥然一新,8年前低矮逼仄的土坯房、狹窄臟亂的小街道,只能在展室墻上的照片中才能看到。“每次來都發現新變化。”全國政協委員楊玉成對村容村貌改變、富民產業發展深有感受。“沒想到,非常驚訝。”從未到過這里的全國政協委員范社嶺感慨:脫貧攻堅戰成果了不起!
脫貧后,駱駝灣、顧家臺兩村接續發展,開啟全面鄉村振興的新模式。在駐村工作隊聯系幫助下,駱駝灣村搭上網絡直播帶貨銷售農副產品快車。委員們了解農產品種類,走進直播間問詢銷售情況。全國政協委員、河北省工商聯主席劉勁松當即表示要“為群眾辦實事”,將協調省中冀扶貧基金會,通過“中冀扶貧館”和“鄉村振興館”兩個直播間支持銷售阜平縣農副產品。
鄉村振興,要經濟文化雙提升。看到顧家臺村中央那方寫有“人民舞臺”的大戲臺,全國政協委員、石家莊市河北梆子劇團團長劉莉沙說,自己剛畢業時曾在這里演出過。為活躍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她當場表示也要“為群眾辦實事”,馬上與當地干部聯系,把劇團優秀劇目帶給這里的村民。
“精神上受到洗禮,思想上得到升華。”在“永遠跟黨走,奮進新征程”專題交流座談會上,全國政協委員甄樹清說,兩天的參觀學習更加堅定了聽黨話、跟黨走的信心和決心。大家表示,參觀學習激發了力量,對奮進新征程要做什么、怎么做把握得更加準確,努力方向更加明確。葉冬松說,要切實做到學黨史悟思想,不斷強化黨的創新理論學習,堅定正確政治方向,進一步增強責任擔當意識,為“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貢獻更大的政協力量。
編輯:羅文
關鍵詞:脫貧 全國政協 政協委員 攻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