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政協動態
聚焦“兩個薄弱”探索實踐 推動基層政協工作創新發展
3月17日 武進區政協主席石偉東主持召開“助力鄉村振興 建設生態濱湖區”協商座談會
2020年以來,在江蘇省政協和常州市政協指導下,常州市武進區政協以扎實推進“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為抓手,認真貫徹中央和省市區委政協工作會議精神,牢牢把握新時代政協工作新方位新使命,堅持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推動了政協協商與基層治理有效銜接,取得了較好成效。為進一步推進“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鞏固深化提升,武進區政協建立了“一村一員一室 助力鄉村振興”工作機制,全面推進“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工作向縱深化、規范化、實效化開展。現將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 強化黨的領導,將協商議事納入黨政工作體系,把中央和省市區委政協工作會議精神落到實處。深入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重要思想、全國政協主席汪洋和江蘇省政協主席黃莉新關于做好新時代人民政協工作的要求,恪守堅持黨的領導這一根本政治原則。一是強化黨的領導。區委理論中心組學習會把中央政協工作會議精神列為重點學習課題,區委常委會專門聽取政協工作匯報,研究年度工作要點和協商計劃,區政府常務會專題研究提案工作;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先后8次參加政協重要會議活動,27次就政協重點工作安排、重點調研課題、重要協商成果、重要社情民意作出了批示。二是完善工作格局。區委研究制定了《關于新時代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實施意見》,召開了區委政協工作會議;各基層黨委將政協工作納入年度工作,一體謀劃、一體部署、一體推進,形成了黨委領導、政府支持、部門積極參與的政協工作格局。三是健全實施體系。把政協協商納入重大決策必經程序,做到黨委政府重大決策事項、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重要問題在決策前到政協協商;把開展好協商議事納入對各鎮(街道)年度高質量發展黨建考核的剛性內容;把政協重點協商活動納入黨委政府工作部署,實施情況列入督查事項和考核體系;把政協民主監督與黨委政府工作督查聯動推進;把年度協商計劃落實與黨委政府重大決策實施有效對接。
二、 強化工作創新,開展“五微”、當好“五員”,把“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做深做細做實。聚焦協商主業,以“五個三”模式,建成了1個區級電視協商議事廳、19個鎮(街道、園區)協商議事室、22個界別協商議事室、313個(村、社區、委員企業)協商議事室,實現了三級協商議事平臺全面覆蓋。在常州市政協主席白云萍及武進區委書記李林的關心指導下,以“開展‘五微 ’ 當好‘五員’”為主要內容,探索建立了“一村一員一室 助力鄉村振興”工作機制,實現了全區每一個村(社區)都有一名政協委員聯系一個村(社區)“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室(社情民意信息聯系點),著力推動政協委員深入基層,切實把“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做細做深做實。一是開展微聯系,當好宣傳員,在廣泛凝聚共識中體現黨的主張。把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廣泛凝聚共識作為履職的中心環節,廣大政協委員深入基層面對群眾,廣泛宣傳黨委政府的決策部署,落實政協領導聯系走訪民主黨派制度,引導黨派團體人士在事關道路、制度、旗幟、方向等根本問題上統一思想步調。全區各黨派團體圍繞推進智能制造轉型等課題參政議政,形成調研文章11篇;圍繞發揮民主黨派人士作用等課題開展理論研究,形成研究成果13篇,為武進高質量發展凝聚了最大共識、匯聚了最大力量。二是開展微協商,當好協商員,在關注民生福祉中體現政協作為。構建“2557X”協商議事格局,建立“五同”協商議事機制,探索“365”協商議事方法,先后圍繞“小區車庫管理”“村健康體育公園建設”“管好犬只和環境,扮靚小區‘新顏值’”等議題,開展協商600余次,組織4000余人次參與,并積極創新協商形式,先后舉辦了5場融媒體直播協商議事活動,網友和現場議事成員提出意見建議3000多條,為群眾興辦實事200多個,體現了武進政協為發展添助力、為群眾謀福祉的價值追求。2021年,確定了7個常委會協商議題和主席協商議題,各界別組和基層政協組織已經排出了520個協商議題,目前正在有序推進議題的調研協商。三是開展微建議,當好信息員,在回應群眾期盼中體現責任擔當。圍繞就業、教育、醫療、居住、生態等民生問題,以協商建議、調研報告、社情民意等形式向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多提管根本、抓長遠的意見建議,先后以“武協建”形式向區委報送協商成果13篇,反映社情民意信息211條,編報簡報23期,其中18期被市政協錄用,9期被省政協錄用,2期被全國政協錄用。四是開展微服務,當好服務員,在提升履職成效中體現界別特色。著眼彰顯各界別組的資源優勢、人才優勢、組織優勢,文化藝術和體育界別組與城東小學結對,助力城東小學藝術體育特色發展;科技界別組開展了“科普宣傳進社區、進學校”活動;工商聯界別組與經濟界別組聯合開展了“助力民營經濟發展”活動;醫藥界別組組織開展了“送醫下鄉”活動,圍繞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積極宣傳防疫知識。區政協22個界別組先后開展了100多次各具特色的為民服務活動,在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中讓界別特色更鮮明、界別發力更精準。五是開展微監督,當好監督員,在推動政策落地中體現為民情懷。綜合運用會議監督、視察監督、提案監督等形式,圍繞推動全區公共衛生和基層衛生高質量發展等課題,向區衛健局等部門派駐監督小組,助力區委、區政府重要決策部署落實到位,形成了《關于推進全區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的調研與建議》等一系列監督成果;與區人大、區政府開展聯合督辦活動,對承辦提案較多的8個部門開展重點督辦,提案當年采納率達80%,辦理滿意率達100%,一批涉及群眾切實利益的提案所提建議得到了落實。
2月1日,武進區政協主席石偉東主持召開“一村一員一室 助力鄉村振興”工作座談會
三、 強化基礎保障,突出制度建設,切實破解基層政協工作“兩個薄弱”問題。著眼推進專門協商機構履職能力現代化建設,進一步夯實基礎保障,著力破解“兩個薄弱”問題。一是抓好組織保障。完善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聯動協同的組織體系,發揮好專委會基礎性作用,加強對界別、工委、委員的聯絡服務和管理,推動聯動履職;發揮好界別組作為政協工作基本單元,在委員日常管理、聯系服務界別群眾、開展各具特色履職活動中的作用;發揮好基層政協工委作為一線陣地,在開展“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征集社情民意等方面的作用。二是健全制度保障。建立了黨組成員聯系黨員委員、黨員委員聯系黨外委員制度;制訂了政協委員管理考核辦法;探索了“一村一員一室 助力鄉村振興”工作機制,推動委員走近基層、走近群眾;健全了界別組與政協工委聯動的政協委員評價機制,切實增強委員的主體作用和履職熱情。三是強化能力保障。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18字”要求,緊扣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四種能力”,通過舉辦委員培訓班、專題研討、學習觀摩、建設“書香政協”等,提升委員熟練運用協商方法和議政藝術的文化素養、協商能力。結合換屆選舉,通過鎮(街道)黨(工)委推薦、區政協常委會討論任命,選優配強鎮(街道)政協工委負。結合換屆選舉,通過鎮(街道)黨(工)委推薦、區政協常委會討論任命,選優配強鎮(街道)政協工委負責人。
(作者系常州市武進區政協主席、黨組書記 石偉東)
編輯:付振強
關鍵詞:協商 政協 工作 商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