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經濟>資訊
堅持“融合+創新” 加快推進產業數字化轉型
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21年要依靠創新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培育壯大新動能。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中國研究所研究員鐘瑛表示,當前以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為核心的數字科技,在生產、運營、管理和營銷等諸多環節的應用,實現企業以及產業層面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持續釋放對經濟發展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正成為傳統產業實現動力變革、效率變革和質量變革的重要抓手,也是推動我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和新引擎。
鐘瑛在基層調研時發現,國內眾多中小微企業由于受限于數字技術、資金儲備、戰略認知等多方面因素影響,面臨數字焦慮和數字化“轉型找死、不轉等死”的兩難困境。此外,目前市場上提供的科技平臺多是通用型解決方案,無法滿足企業、行業的個性化、一體化需求。
具體而言,鐘瑛表示,一方面,中小微企業信息化、專業化程度較低,數字化專業人才短缺,核心數字技術供給不足,數據采集率低、產業鏈協同難,難以依靠自身實力實現數字化轉型;另一方面,一些傳統企業數字轉型思路不清,缺乏戰略認知。
如何加快中小微企業數字化轉型進程?鐘瑛委員表示,在產業數字化推進過程中,應以科技為基礎,以共建為理念,堅持“融合+創新”一體化推進思路,加速構建線上線下無界融合全新產業生態體系,切實推動科技與實體產業深度融合。
為此,鐘瑛建議,一是著力強化科技平臺支撐,將行業數字化平臺從單個企業自我建設向行業共同建設轉變,通過數字技術整合產品和服務提供者并促成行業企業間交易協作和適度競爭,加速形成企業數字合力并共同創造價值。同時以科技平臺為依托,探索創新,形成基于數據、專利知識等無形資產的虛擬產業園區、虛擬產業集群等新產業載體,切實發揮這些產業載體集聚融合產業鏈上下游資源要素的優勢作用。二是著力強化產業生態融合共生,應加速傳統企業與數字科技企業跨界融合實現共生共贏,構建線上線下融合共生的全新產業生態體系,通過數字化連接建立起線上線下無縫銜接的商業生態,基于各種平臺業務數據實時共享提高產業鏈不同環節的響應速度,在催生新商業模式的同時為優化產業結構提供良好生態環境。三是著力強化政府精準施策。隨著數字經濟正在由起步階段步入深化階段,政府在政策措施制定及服務方面也應該由大水漫灌向精準滴灌轉變。政府通過為傳統企業與新興科技企業搭建線上線下于一體的新型撮合平臺,幫助本地企業解決數字化轉型中信息不對稱帶來的問題。同時基于數據實現精準撮合對接,加大政府方面產業數據開放力度,與數字科技企業合作利用多維度產業政務數據,精準了解產業發展痛點,進而為產業轉型提供招商精準對接、資金精準對接、企業精準對接,以此提升政策服務效率。
編輯:秦云
關鍵詞:融合+創新 產業數字化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