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資訊 產業動態 發明·創新 探索·發現 科學麻辣燙 科技人物 專家講壇 新基建 院士知播

首頁>科技>資訊

“蘑菇”院士李玉和他的致富“法寶”

2021年02月26日 08:50  |  作者:楊侖  |  來源:科技日報
分享到: 

直到今天,陜西省柞水縣金米村村民肖青松依然能回憶起兩年前第一次見到“玉木耳”的情形:頭頂有探頭,地下有水管,還是智能的;還有這木耳,聽說種出來是白的……

小小的木耳,改變了肖青松“靠天吃飯”的認知,讓他當年種植、當年就脫貧,更讓他實現了陪在家人身邊不再外出打工的夢想。

這神奇的“玉木耳”,正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吉林農業大學教授李玉團隊選育的食用菌新品種。

2012年以來,李玉率領團隊深入全國40多個深度貧困縣市進行科技扶貧,引領食用菌栽培成為脫貧致富的產業明星。

他研發食用菌栽培技術300余項,培育適宜貧困地區應用的食用菌新品種45個,幫助800余個村、3.5萬戶貧困戶實現徹底脫貧。

2月25日,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李玉院士作為全國脫貧攻堅楷模登上領獎臺。

“土坷垃”也能刨出“金疙瘩”

李玉和農村的緣分,要從40多年前說起。彼時,大學畢業的他被分配到吉林省白城市工作。“一進洮南府,先吃二兩土;白天吃不夠,晚上還得補。”幾句順口溜,形象地描繪出當年工作環境的艱苦。

善友大隊、紅石嶺大隊……對這一個個貧困地區,李玉不斷革新、推廣農業技術,幫助當地農民增產增收,擺脫貧困。

2012年,轟轟烈烈的脫貧攻堅工作拉開了序幕。此時,李玉已經從白城市農科所一名普通科研人員成長為我國食用菌領域唯一的中國工程院院士,他敏銳地意識到食用菌產業在扶貧領域的重要性,開始探索“科技專家+示范基地+農業技術員+科技示范戶+輻射帶動農戶”的食用菌科技扶貧模式。

一年365天,李玉有一多半的時間在路上。田間地頭,李玉和他的扶貧團隊與農民一起摸爬滾打,培育新品種,探索地面擺放全光栽培,推廣微孔出耳技術……

在河北阜平,在山西臨縣革命老區,在安徽金寨,在浙江慶元,在云貴山區和川藏高原,在新疆,在陜西,處處都有食用菌助力脫貧攻堅的故事。

2020年4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前往陜西省柞水縣金米村了解脫貧攻堅工作情況,稱贊柞水木耳是“小木耳,大產業”。

李玉和柞水的緣分,始于2017年。那年,吉林農業大學在柞水縣建立了院士專家工作站,助力柞水縣食用菌產業脫貧攻堅。

在柞水的木耳大棚里, 360°高清攝像頭和傳感器等數據系統實時監控木耳成長情況,收集溫度、濕度等關鍵要素信息;通過智能分析,實現木耳大棚自動通風、自動遮陽和自動噴水。

在李玉團隊的技術支持下,柞水建成了獨具特色的“木耳小鎮”,年產木耳菌包能力近1億袋,年產干木耳3750噸,實現產值近3億元,已有3138戶貧困戶依靠木耳產業穩定脫貧。

脫貧攻堅“牛刀小試” 鄉村振興“大顯身手”

從“蘑菇菜”到食用菌產業,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食用菌產量從5.7萬噸增長至近4000萬噸,成為我國繼糧食、油料、果品、蔬菜之后的第五大種植產業。

“脫貧攻堅后,還要平滑地過渡到鄉村振興,而鄉村振興需要產業,食用菌產業就非常合適。”李玉告訴科技日報記者,食用菌產業具有實現農業廢棄物資源化、推進循環經濟發展,支撐國家食物安全“三個特征”和不與人爭糧、不與糧爭地、不與地爭肥、不與農爭時、不與其他爭資源的特性。

除了種植業,深加工前景良好也是食用菌產業的優勢。李玉舉例,一款名為天地欣的藥物就是從食用菌中提煉而來,深加工后附加值會更高。

圍繞著食用菌產業發展,延伸產業鏈條、提升產品附加值、增強市場競爭力,近年來李玉院士做了諸多嘗試,已開發出木耳片、木耳冰激凌、木耳超微粉、木耳菌草茶等多種產品,繼續拉長鏈條,提升產品附加值。

科技為民,奮斗有我。李玉心里始終懷揣著一個夢想,那就是食用菌產業強國夢,讓老百姓吃上更安全、更健康的好蘑菇。“下一步,我仍然要扛起科技工作者身上所肩負的責任,把新的科學發現轉化為農民迫切需要的實用技術,再轉化為產業發展的基礎,投入到鄉村振興的工作中去。”李玉說。



編輯:魯雅靜

關鍵詞:李玉 食用菌 木耳 產業 脫貧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熟女久久国产 | 日本亚洲另类专区 | 性色免费视频福利 | 真实的国产乱××××在线91 | 尹人香蕉久久99天天拍第一页 | 日韩精品欧美专区国内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