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資訊
這屆年輕人,你的身體還好嗎?
據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一項研究估計,全球超過四分之一(約14億)的成年人由于身體活動不足而面臨疾病風險。困擾當代年輕人健康問題的原因很多,不良的生活習慣、工作壓力產生的焦慮情緒、缺乏運動、五花八門的電子設備……2020年的網絡熱詞中有“尾款人”“打工人”“干飯人”,卻沒有“健康人”“養生人”“運動人”,每當關于健康問題的新聞出現時,總有一群人一邊念叨著“好怕死”一邊熬夜到凌晨3點,這屆年輕人究竟怎么看待自己的健康問題?讓我們來了解一下。
“報復性熬夜”
“夜太美,盡管再危險,總有人黑著眼圈熬著夜。”這句歌詞完美地表達了所有“夜貓子”的心理,明知熬夜傷身體,可就是管不住深夜活躍的腦神經。
從事新媒體工作的吳青(化名)“熬齡”已經十幾年了,從初中上寄宿學校時起,深夜和同學聊天、打手電看小說是熬夜的主要內容,這個習慣被帶到了工作后,熬夜編輯稿件、刷社交網站、玩游戲,她的工作和娛樂重心都發生在夜深人靜時。有時明明已經有了困意,也堅持著不想入睡。
這樣的作息帶來的后果很明顯,第二天早起,吳青精神就十分萎靡,精力難以集中,時常感到乏力、疲憊,隨著年齡的增長吳青能明顯感覺到身體機能的衰退。以前晚上熬夜,白天還能堅持工作一整天,現在晚睡或通宵能明顯察覺到心悸、心跳加快等現象,最近吳青還經常感到胸口有不規律的刺痛,這些都讓她開始正視熬夜這個壞習慣。關于身體出現的狀況,吳青很久沒有主動體檢過了,“不敢體檢,不想看體檢報告,總覺得現在這樣還能過就得過且過吧。”
除了因為工作、失眠等因素被動熬夜的,許多“主動”熬夜的人都像吳青一樣,在迷茫中熬著,正如網友“弗蘭克揚”的總結:“不愿意結束就要過去的碌碌無為的一天,更沒有勇氣面對即將到來的明天。”道出了多少深夜里孜孜不倦刷劇、看小說、“剁手”、打游戲的夜貓子的真實寫照,更多人將之稱為“報復性熬夜”。對許多年輕人來說,白天的時間交給并不喜歡的工作,只有晚上才是屬于自己的,白天壓力越大,晚上熬得越晚,只不過這種“報復性熬夜”報復的只有自己的健康。
糟糕的習慣充斥年輕人的生活
不止“報復性熬夜”,長期大量吃重油重鹽外賣食品、飲料代替飲用水、久坐、長期保持一個姿勢、缺乏運動……各式各樣糟糕的習慣充斥年輕人的生活,給身體帶來的危害已經影響了日常生活。
在北京從事游戲行業的林濤(化名)年逾而立,他的生活狀態能代表一大批同齡人。每天工作很忙,經常加班。下班后的業余時間還要從事剪輯視頻等第二職業,每逢周末或假期和朋友聚會也多以吃飯、打游戲為主,運動量很小。因為工作的關系,林濤需要長期坐在電腦前保持同一個姿勢,他的頸椎和肩膀、手腕等關節都或多或少有些毛病,常常需要貼膏藥、按摩止痛。在他的家中常年準備著成箱的飲料,因為覺得白水沒有滋味,林濤基本以飲料解渴。長期保持這樣的生活習慣,家中的長輩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認為他隔三岔五地感冒生病就是源于此,感嘆林濤這是30歲的年齡,50歲的身體,多次提出希望他能多鍛煉身體,都被“沒時間”等理由給拒絕了。
關于運動,林濤和朋友們也討論過,除了工作壓力大等因素,林濤覺得,自己這一代人的童年有豐富的電子產品陪伴,精神世界的娛樂方式非常多,自然愿意選擇自己喜歡的娛樂方式而不是運動。另一方面,也與上學時缺乏對體育教育的重視有關。讀書時學校、家長包括自己都十分看重文化知識,體育運動從來都是應付了事,為了考試而練習,自己很少從運動中獲得快樂,自然也不會喜愛運動。不可否認,運動確實對健康有幫助,但是五花八門的電子設備對年輕人的吸引力更大,將年輕人的業余時間都奪走了。
運動是對健康的投資
很多“打工人”也許都會有這種感覺:明明坐在辦公室上班,為什么每天下了班還是覺得很累?疲憊感頻繁出現,其實就意味著身體的健康狀況并沒有看起來那么好。
沒有時間、懶得動彈,討厭出汗和身體酸痛的感覺,包括對走進陌生健身房運動的抗拒……這些都是西爾扎提向朋友推薦運動健身時收到的拒絕理由,但他認為這些都不算理由。西爾扎提在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省新華醫院)工作,是一名放射科技師,作為從小喜愛運動、每周至少5天抽時間健身的運動達人,他經常在朋友圈分享自己的運動記錄和心得,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健壯的體魄讓一眾好友十分羨慕。“只要想做,肯定可以擠出時間、克服困難去做的。”
西爾扎提認為一些人抗拒運動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不了解自己的身體。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身體素質在下降,加上不規律的飲食和作息,很容易誘發一些健康問題,而運動恰恰是對抗身體機能老化、不良習慣的好辦法,等到健康出現問題時,為時已晚。
常年的運動給西爾扎提帶來的好處很多,日常活動中需要體力的工作他都能輕松解決,身材也因為運動管理得很好,沒有小肚腩等肥胖走樣的體型,而且運動讓他的生活變得充實,幫助他發泄掉一些生活中的壓力。對于西爾扎提來說,運動就是他對自己身體健康的一項投資,投入精力和時間,獲得健康,這筆投資非常劃算。剛開始健身時,缺乏專業知識,西爾扎提因為動作不規范還導致腰痛了一段時間,翻身都困難,自己開始慢慢查資料學習健身方面的內容,這些收獲也是“投資”的回報之一。
對于缺乏鍛煉、準備開始運動計劃的朋友,西爾扎提給出了自己的建議:“走出舒適圈剛開始確實很難,就像冬天走出溫暖的被窩,但是養成習慣后,運動帶來的好處遠超付出。如果剛開始健身或者鍛煉,有條件的話可以先找專業人士指導或多了解一些理論知識,不給自己定過高的目標,腳踏實地一步步提升最好。當然也不要顛倒主次讓業余愛好耽誤自己的主業。了解自己的身體,才能更健康地生活。”
編輯:何方
關鍵詞:運動 身體 年輕人 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