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政協動態 協商建言 委員聲音 主席訪談 正商量 提案摘編 議政瞬間

首頁>協商>政協動態

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海淀表達”

——政協北京市海淀區第十屆委員會第五次會議小記

2021年01月12日 16:28  |  作者:劉彤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人民政協網北京1月12日電(記者劉彤)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同時,支持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形成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在1月6日至8日召開的政協北京市海淀區第十屆委員會第五次會議上,不少委員在發言中都關注到這一重要信息。

科技創新是海淀挺立時代潮頭的一面旗幟。從“國家科技創新核心區”到“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區”,只一字之差,但內涵要求大有不同。此次海淀區政協全會專門舉行了“十四五”期間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區建設議政會,邀請委員們建言獻策,區委書記于軍、區政協主席劉勇也到會與委員們互動交流。

“國際化的一個特點是信息量大。”周力平委員注意到,像谷歌學術這樣的信息,國際上是公開的,但現在海淀很多大學校園里面都不可能做到。周力平建議,海淀區在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過程中,能實行科技信息或者高端科技信息的公開化,密切同海淀區的高校結合,充分利用好學術資源、人才資源。

廖洪恩委員也認為,朝著“國際化”這個方向發展,首先要有一個量表,完善一些國際重大科學計劃和重大科學工程方面的配套建設,同時還應注重營造良好和諧的人才環境,打造跟國際接軌的平臺。

站在新起點上,“十四五”時期的海淀,該如何走好科技自立自強之路?

“要把精力聚焦在‘卡脖子’問題上,在這個鏈條上精準布局。”來自中國科學院的李靜委員認為,把增強原始創新能力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支持基礎前沿研究,培育和集聚高水平研發創新平臺。

對此深有同感的柴躍廷委員也表示,要加強“從0到1”基礎研究布局,提升原始創新能力,突出前沿技術引領和關鍵核心技術突破。

會上,委員們還從政產學研用主體關系、醫學人工智能、知識產權、生物醫藥、智能體育創新、非遺和文化等多角度提出中肯建議。

委員們的建議也被參會的中關村科學城管委會,區金融辦、區發改委、區國資委等有關部門負責同志記錄下來。這些帶有溫度的建議,或將成為支持海淀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參考。


編輯:劉乙潼

關鍵詞:創新 科技 國際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中文在线视频 | 亚洲欧洲免费小视频 | 正在播放麻豆专区 | 在线观看欧美性爱第二页 | 亚洲精选品质AV在线 | 亚洲无遮挡免费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