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協商建言
“微商”“大治”看鄞州
——寧波市鄞州區政協善用“微”字助推基層全域治理見聞
11月28日,71省道旁,寧波市鄞州區回龍村的村級超市開張,近4000平米的超市布局、售賣物品等與大城市的大超市有得一比。看著這家剛剛引進的新農村超市和馬路對面的中西醫門診,鄞州區政協委員、邱隘鎮回龍村委書記董海浩對微協商帶給村民的實惠和便利感到非常欣慰。
微治
地處寧波城郊的邱隘鎮回龍村,外來人口是當地村民的十倍,百姓生活越來越好,但就醫相對不便。2017年,成為鄞州區政協委員的董海浩,在鄞州區政協回龍村設立的微協商服務基層治理村社指導點上,堅持“微協商”宜小不宜大、宜專不宜廣的原則,將群眾身邊事作為重點,開展靶向協商,推進政協協商與基層社會治理相融合。在“鄉村治理”微協商會上,董海浩把方便群眾就醫的想法提出來后,很快得到了相關部門的回應,大約5個月后,中西醫門診落戶回龍,破解了社保、農保使用藩籬。區政協及相關部門又幫助聯系了33個名醫資源坐堂門診,由于名醫資源的影響力,門診點的就醫人群輻射到周邊十幾公里。
寧波市鄞州區城市濕地公園
“微協商真的很管用。我身邊的政協委員有些是鄉村治理能手,有些是專家,與他們交流,會經常啟發我村莊治理的新辦法。區政協在我們村聚焦外來人員治理新模式開展的微協商拋出如何增加外來人員的歸屬感、如何破解出租房電動自行車充電安全等問題。如今,都有落實。我們用圍欄隔離出專屬停車區,建設電動車充電樁,智慧停車方案也應運而生。”董海浩覺得微協商賦能村級社會治理妙不可言。
記者與鄞州邱隘鎮回龍村書記座談交流。
從“后進村”到基層社會治理先進單位,回龍村的涅槃歷程,董海浩也很想與兄弟單位分享。10月14日晚,董海浩參加了東吳鎮舉行的“老街小板凳”微協商活動。東吳鎮南村“第一書記”陳劍平的到場讓董海浩獲得了意外驚喜。
作為研究鄉村振興領域的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劍平提出,鄉村發展要以自然為本,村民是村莊的主人,也是美麗鄉村建設的參與者、受益者,只有努力去了解、愛護、保護好自然,達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就能創造出更美好的生活。吸引更多人才回歸鄉村、建設家鄉的理念讓換屆后的東吳鎮各村(社區)新班子頗有感悟。
老街小板凳
加快發展難題不少,這是橫在天童村黨支部書記史習忠面前的一道坎。
“要像經營企業一樣去經營村莊。村莊發展既要練好內功,也要講好故事;既要布局好產業,也要做好人的文章。此外,還要用足、用好各類政策。”胡尚鵬委員的建議讓史習忠將天童村“綠水青山”真正變成“金山銀山”的期盼有了目標和方向。微協商會不僅是頭腦風暴,也是經驗分享會,會后,東吳鎮三塘村、五鄉鎮四安村與邱隘鎮回龍村見“圾”行事,結成助推垃圾分類聯盟村,分享各村成功經驗,做好最難推廣的簡單工作。
記者采訪在鄞州區天童老街三位村書記
“一把把小板凳,圍成一個圓圈,你來我往中把微改造、微治理、微政策、微公益等基層治理中的小微問題都說透了。”東吳鎮黨委書記汪輝覺得這樣的微協商是真正通過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匯聚起了黨政、社會、群眾各方齊抓共治的合力。
善治
“縣級政協兼具人民政協的制度優勢和貼近群眾的優勢,正是由于‘微協商’的開放性,集聚了更多專業資源和社會力量下沉到基層,厚植政協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群眾基礎和社會基礎,這才釋放出治理大能量。”在鄞州區政協主席鄭坤法看來鄞州半城半鄉,城鄉管理、統籌融合等問題相互交織。流動人口、老年人口多,利益訴求更多元,微協商不失為拓寬基層治理的新途徑、新渠道。
與村民相比,社區居民相互之間的熟悉度較低,把他們凝聚起來積極參與社區建設并不容易。
在鄞州區首南街道,商業型社區格蘭春天社區已成立11個年頭,借助政協首南聯委會渠道,“請你來協商”小微協商平臺整合來自不同專業領域的政協委員、“紅管家”以及周邊社會組織等多元“資源庫”,量身定制了“一核四元素”的機制。在社區,“誰來協商”的問題,小微協商的選題、方法、平臺、角色明明白白地上了墻。“老年人盼望的就是老有所依、老有所養,所以我覺得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項目很重要。”“首先要有飲食和醫療方面保障。”……以小微協商為路徑,議好百姓“關鍵事”的氛圍日漸濃郁。微協商的成效有目共睹,其他社區一系列小微協商平臺也如雨后春筍林立。
據不完全統計,依循小微協商路徑,街道先后解決各社區“疑難雜癥”項目超過200個,參與或推動街道重大項目10余個。
“微”是靈活,更是“高效”。鄞州區白鶴街道黨工委副書記、政協白鶴聯委會主任嚴青春在走訪委員李長春時了解到,他所參與的“陽光雨露”專項基金有公益服務的愛心和想法,卻無處釋放;同時,白鶴街道下轄的社區居民有服務需求卻無資金。這一“兩頭難”和信息不對稱的困境,以及資金有限、社區項目較多的矛盾,讓白鶴聯委會有了主動搭建平臺,推動協商進社區的想法。
在一場“請你來協商——社區事大家議”后,李長春委員認領實施的公益項目實現了居住在低層的老居民戴春琴盼望規劃一個公共場所做一個晾曬衣架的愿望,吳雪勇委員和街道干部陳音波則主動認領了“為愛而照Ⅱ”項目和“益起來”便民集市。公益項目投資不大效果卻十分明顯,微協商帶來的細節里的愛民情懷溫暖著社區的每一位群眾。
巧治
“請你來協商·社區事大家議”的成功開展,帶動了白鶴街道其他社區的微協商治理。5月15日下午,黃鸝社區邀請白鶴大聯委開展了“鸝西走廊”建設創意協商征集活動,努力為城市微改造、微更新提供樣板。
位于蕭甬鐵路黃鸝新村沿線的“鸝西走廊”,總長度約500米,原先這里違法搭建多、垃圾隨處丟、雜草叢生,是文明城市的“死角”。“鸝西走廊”怎么建?委員與居民共同商量,打造一條有鄉土味、故事味、人情味的特色走廊成為共識。委員們認為,“鸝西走廊”建成后,一定要發動居民力量,讓這個美麗的后花園保持長久的生命力。“增建跑步道”建議的當場采納,使“鸝西走廊”這一民生工程惠及更多的“跑步達人”。
9月11日凌晨1點50分,在白鶴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的翹首期盼中,一節綠皮火車車廂在黃鸝社區鸝西走廊安全“著陸”,作為“鸝西十景”之一的“匯議亭”,通過內部裝修、拆除硬座座椅,改造成了一個可供居民議事的共享空間。街道在車廂上細心地貼上由黃鸝開往幸福里的白色旅程標志,“這個車廂,既是整個鸝西走廊共商共議的成果,也開啟了我們社區微協商的新里程。”黨工委書記祝健敏覺得這樣的協商成果特別有意義。
牽線搭橋型協商治理、智力支持型協商治理、公益活動型協商治理,鄞州區政協制定出臺《微協商工作細則》,把試點經驗集成為可復制推廣的制度性規范,提出“精選題、深調研、優方案、專協商、重成效、促落實、有評價”的“七步工作法”和“閉環流程圖”。鄭坤法希望用制度的“剛”與文化的“柔”來“澆筑”微協商平臺,推動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協商 社區 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