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9精準扶貧在行動>一線傳真 一線傳真
搬進新居的吉木大娘學會寫漢字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松
“精準扶貧瓦吉瓦!”9月24日,省紀委監委“清風天府行”媒體采訪組走進涼山州雷波縣,在八寨鄉甲谷村,68歲的彝族大娘吉木金洛向記者展示她寫在本子上的這句話。
“瓦吉瓦”是彝語“好”的意思。曾是貧困戶的吉木金洛搬進新居后,主動參加農民夜校學習,學會了寫漢字。
吉木金洛家的變化,是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機關幫扶甲谷村的一個縮影。
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機關、省紀委監委機關扶志又扶智、輸血又造血,不斷加大對雷波縣的定點幫扶力度。截至目前,在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機關、省紀委監委機關的協調推動下,中央和省級有關部門先后為雷波縣支持脫貧攻堅項目329個,到位資金24.98億元。今年初,雷波縣退出貧困縣序列。
38萬元引導資金“種出”2400余畝竹桃
走在甲谷村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只見14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的新房錯落有致,幼兒園、衛生室、文化室等一應俱全。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領導多次到雷波調研,給了我們極大的鼓舞?!崩撞ó數馗刹繉τ浾哒f,定點幫扶首先從解決民生問題入手。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機關先后實施雷波八寨鄉衛生院危房改建等多個項目建設,投資解決了定點幫扶村甲谷村和帕哈鄉磨石村產業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問題。自2012年以來,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機關已為雷波縣各個扶貧項目直接投入資金2060萬元。
在甲谷村,記者看到,山上2300畝竹子茁壯成長,山下150畝桃樹隨風搖曳。該村黨支部書記吉日木石說,這些產業都是在利用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機關38萬元產業引導資金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機關的幫扶,還體現在傾力協調有關部門和單位,加大對雷波的產業、教育、科技等全方位扶貧支持力度上——
協調3000萬元幫助雷波縣36個鄉鎮、46個村發展芭蕉芋豬、小涼山土雞、阿合哈洛羊等“短平快”富民產業;
協調教育部選派5名優秀教師到雷波縣中小學掛職主管行政或教學的副校長;
送培訓到基層,為全縣紀檢監察系統干部、鄉鎮負責人、171個貧困村黨支部書記等開展“扶貧領域作風和腐敗問題專項治理”專題培訓;
……與此同時,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機關還下派5名機關干部到雷波縣掛職工作,“他們同群眾心連心,帶領大家拔窮根、走富路,為全縣黨員干部樹立了標桿?!奔漳臼f。
6名優秀紀檢干部蹲點解決810余個問題
杜里取是雷波縣帕哈鄉八合村122戶建檔立卡貧困戶之一。改變,從八合村被列為省紀委監委機關定點幫扶村的2016年開始。在幫扶下,杜里取家2017年搬進新居,每年僅靠省紀委監委機關幫助發展的蔬菜產業,就能增收1000余元。
在對雷波縣的定點幫扶中,省紀委監委機關一方面協助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機關做好定點幫扶工作,另一方面充分發揮省級定點幫扶牽頭抓總作用。
省紀委監委班子成員先后40余次深入雷波扶貧一線,有針對性地完善幫扶措施。省紀委常委會16次研究雷波縣脫貧攻堅工作。
為提升幫扶效能,省紀委監委機關還選派6名優秀干部蹲點扶貧。掛職縣委副書記的卓文憲就是其中之一。近兩年來,他走遍雷波42個鄉120余個貧困村開展摸底調查,督導所聯系的中田鄉、谷米鄉建立脫貧攻堅重大任務黨員積分考核制度,協調宜賓市翠屏區幫扶工作隊建立跨區域訂單農業種養銷售機制,從而把激發當地干部內生動力與整合外部各方幫扶力量結合起來,極大增強了綜合幫扶效果。
省紀委監委機關幫扶干部在自己聯系(工作)的鄉、村兩級共解決脫貧攻堅問題810余個,圓滿完成各項脫貧任務。同時,他們推動定點幫扶縣形成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特別是在開展項目督導過程中,對發現涉及程序規范、廉潔自律方面的問題早提醒、早警示。
關鍵詞:搬進新居的吉木大娘學會寫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