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政協動態
山東郯城縣政協探索推動政協協商與基層協商有效銜接
“小快靈”式“微協商”解難題人民政協網山東10月26日電(通訊員郯正)去年以來,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政協探索開展了以“小快靈”為特點的“微協商”,積極推動政協協商與基層協商有效銜接。
“微協商”是由縣政協組織搭臺,政協委員、群眾、政府相關職能部門代表參加,為解決群眾的難事、煩心事開展的小范圍、及時性協商。它區別于縣政協每年度開展的“大協商”,以小巧、快捷、靈活的優勢,同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結合,廣受歡迎。
在深入調研基礎上,縣政協圍繞開展“微協商”建立了一系列制度機制,出臺《郯城縣政協“微協商”活動實施方案(試行)》《縣政協領導班子成員聯系指導委員活動組制度》《縣政協界別活動暫行辦法》等文件。
同時,縣政協搭建固定和流動相結合、線上和線下相補充的協商平臺。在固定場所設立的“微協商議事會”,依托鄉鎮(街道)政協委員聯絡室、“委員之家”、委員企業或所在單位等,開設“微協商議事會”,將協商平臺延伸到村街社區、學校企業。目前“微協商議事會”已在全縣13個鄉鎮(街道)、39個村、18個社區和企事業單位逐步鋪開。
為了實現在流動中開展“微協商”,縣政協按照“政協組織和政協委員活動到哪里,‘微協商’就開展到哪里”的理念,通過政協委員志愿服務、“界別活動月”等方式,加大“微協商”頻次密度。今年4月,縣政協委員組成志愿者服務隊,在開展志愿服務的同時,開展“微協商”22次,協調解決了15件困擾群眾的煩心事。
縣政協對“微協商”關鍵環節進行重點把控,規范“微協商”議題提出、優化“微協商”人員選取、改進“微協商”調研作風、力促“微協商”成果轉化,確保建真言、務實策、出實效。開展“微協商”以來,建設農村公廁、設置鞭炮集中燃放點、改善物業管理等諸多意見建議被縣委縣政府和相關部門采納并付諸實施。
編輯:閆春旭
關鍵詞:微協商 縣政協 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