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資訊
首屆國家創傷醫學中心學術年會召開,重磅利好密集來襲—— 創傷救治再升級
10月16日—18日,“首屆國家創傷醫學中心學術年會暨第四屆國際急危重癥論壇”在京召開。會議由國家創傷醫學中心牽頭,國際創傷救治聯盟、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和北京眾博創傷醫學技術研究中心共同主辦。這是自2019年,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決定以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為主體設置國家創傷醫學中心后,該中心舉辦的首次年會。
會上,重磅利好密集來襲——宣布成立國家創傷醫學中心“器官保護專業委員會”、“顱腦創傷專業委員會”和“醫療質量控制專業委員會”;創傷地圖上線;正式啟動了《中國創傷年度報告》編寫工作,這也是我國首次統計創傷醫學領域數據的年度報告。
“國家創傷醫學中心的核心任務,不僅要推進創傷救治體系建設,還要開展全國多中心、大樣本的臨床研究,推進創傷救治關鍵技術,并編制診療指南、技術規范和有關標準。同時,還要加快培養創傷醫學臨床技術骨干和學科帶頭人,實現高層次創傷醫學人才培養。”國家創傷醫學中心主任、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姜保國院長在會上致辭。
利好一:啟動《中國創傷救治年度報告》編寫
“與國際創傷年度報告相比,中國的創傷數據不少來源于估算。”姜保國指出,僅憑一個醫院或地區的數據無法真實、完整地體現我國創傷救治的流行病學特征,這嚴重阻礙了我國創傷患者的救治及有效診療策略的形成。建立中國創傷數據庫,進行年度情況分析,預測創傷發病和死亡、危險因素流行和發展趨勢,是當務之急。
此次會議上,姜保國對已完成的“2019年度我國創傷住院患者數據分析”做了介紹。該專業統計數據來源于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醫政醫管局醫院質量檢測系統和中國創傷救治聯盟大數據平臺兩個數據庫,涉及2218家三甲醫院質量檢測系統的469萬余例患者的數據,詳細分析了2019年度我國創傷疾病發生的年齡特征、性別特征、地域特征、城鄉特征、損傷類型特征、院內并發癥、院內死亡、住院天數、創傷危險因素等,其中93.88%就診于綜合醫院。
記者看到,“2019年度我國創傷住院患者數據分析”顯示,患者發病年齡高峰是50-54歲,男性多于女性。其中,跌倒或墜落是最常見的致傷原因,占全部病例的38.35%;20~24歲最常見的致傷原因與道路/交通/運輸事故有關;收治到醫院的病種多為骨科和顱腦創傷,其中顱腦創傷病死率達2.17%;從收治區域來看,創傷病例數最高的是華東區,占全部病例31.64%;從病死率來看,全國平均病死率是0.79%,以東北地區為高,占1.17%;從并發癥的發病率來看,男性同樣高于女性,并隨年齡的升高而增加……
姜保國表示,未來,該數據統計還會加入二級醫院、中醫院、軍隊醫院及院前相關數據,確保年度報告全面、真實、客觀。這樣,才能為創傷救治各個層面的決策依據、創傷救治的醫療資源的分配、創傷救治領域的深入研究,以及國家衛生保健計劃和預防工作提供準確和最新的臨床數據。
同時,在創傷年度報告的數據支撐下,利用最新的互聯網信息技術、最新的急救診療信息系統服務于各級急救中心、醫院及衛生服務機構,打通院前、急診以及院內專科等急救的各個環節,將極大地提升現有急救體系的服務能力,使每個創傷患者得到最及時、最有效的救治。
利好二:百度地圖助傷者找準救命醫院
“目前,各地創傷救治中心雖在大力發展建設,但公眾并不了解醫院的救治特色、救治能力等信息,一旦遇到突發緊急情況慌不擇路,不知該去哪里就診。”姜保國告訴記者,針對這一情況,國家創傷醫學中心及中國創傷救治聯盟認證的醫療機構與百度地圖聯手,在百度地圖上進行標注,方便公眾第一時間通過百度地圖找到最近的創傷中心,及時獲得救治。
據悉,首批添加“創傷中心”標簽的醫院共有10家。其中包括: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山東省立醫院、陜西省人民醫院、甘肅省人民醫院、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重慶市急救醫療中心(重慶市第四人民醫院)、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公眾可在百度地圖中直接搜索“創傷中心”“創傷醫學中心”等關鍵詞,或搜索自己熟悉的醫院,通過標簽了解該醫院是否有創傷中心,并快速了解醫院情況、前往路線和預估時間等等,為傷者爭取更多急救的“黃金時間”。
“同時,在用戶使用百度地圖搜索創傷中心的過程中,還會不斷沉淀大數據信息。這些大數據信息有助于我國建設嚴重創傷規范化救治及創傷救治體系,應對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并打造創傷急救行業規范,提升創傷急救區域統籌協調能力。”姜保國表示,此次聯手,既滿足了公眾對公共衛生應急需求,完善了醫療資源急救體系,同時有助于提升醫療資源利用率,助力我國的醫療服務由“信息化”向“智慧化”轉型。
“國家創傷醫學中心的定位不僅是在技術層面要解決影響創傷醫學救治的關鍵技術和核心技術,在技術攻關方面,我們還要和國際接軌,甚至領跑。國家創傷醫學中心的創傷救治模式卓有成效,既需要政府自上而下的部署,同時也需要行業自下而上達成共識一起來推進。”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監察專員焦雅輝在致辭中,對國家創傷醫學中心成立一年以來所取得的進展表示祝賀。
編輯:何方
關鍵詞:創傷 救治